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01.
煤化工作为能源战略发展深加工项目,近几年发展很快也导致火灾爆炸事故频发,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火灾调查工作非常繁重复杂.从煤化工火灾危险性入手,从火灾调查的组织指挥、现场调查访问、现场勘验分析、综合分析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煤化工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调查.  相似文献   
102.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两个月之后,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又过了半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突破了原子弹、氢弹(以下简称"两弹")两弹。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科技人员、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经过不懈努力,铸就了"两弹"的辉煌。大家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精神”.  相似文献   
103.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现在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在研究设计原子弹的初期,我们手头只有一个苏联专家口头提供的教学模型。对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照抄苏联人给的这个教学模型交上去,响了就算成功完成任务了;另一个是把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工作当成一项科学研究工作来做,研究原子弹的整个动作过程和运动规律要研究明白苏联的这个教学模型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它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4.
50年前的今天,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曾被称为"国营221厂"的神秘禁区,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颗扬我国威、振奋人心的原子弹就在这里研制、总装出厂。为了它,成千上万的科研工作者从四面八方奔赴金银滩,奏响的一曲曲历史壮歌,将永远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105.
陈辉 《华北民兵》2013,(3):54-55
法国为了自身利益,投身马里内战,企图速战速决,结果深陷泥潭,进退两难;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忠告,冒然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缅甸内战持续不断,不仅给本国人民带来灾难,也殃及中国边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6.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后,成为东北地区首台投产的核电机组,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源源不断注入了安全清洁的能源动力作为东北地区首台投产的核电机组,红沿河1号机组每天发电量达2400万千瓦时,可供240万个家庭使用,并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四台机组全部发电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00亿千瓦时,是辽宁省2012  相似文献   
107.
图片竞猜     
《现代舰船》2011,(7):59
  相似文献   
108.
重庆,渝北。清晨浓雾笼罩下的某小区7号楼。2名清洁工人向往常一样在打扫卫生。突然,3名“歹徒”携带爆炸装置将他们挟持为人质。一个姓王的“歹徒”直接拨通了110:“110吗?我是X组织的成员,我在渝北区农业园区×小区安装了炸弹,我手上还有人质。  相似文献   
109.
基于LS-DYNA的动力学分析通用有限元程序,对爆炸成型弹丸形成和侵彻靶板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实现了弹丸的形成以及不同药型罩结构对爆炸成型弹丸形成的影响,实现了侵彻过程中弹丸的变形与靶板的破坏状况可视化,同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爆炸成型弹丸侵彻靶板的数值仿真,为开展爆炸成型弹丸毁伤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