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为了研究近距爆炸时柱形装药长径比对板架结构变形损伤的影响规律,以某典型缩比板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实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5种不同长径比装药爆炸对板架变形损伤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药柱与板架夹角为0°和90°两种情形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装药长径比的增大,夹角为90°情况下冲击波反射超压和冲量逐渐减小,夹角0°情况下冲击波反射超压和冲量逐渐增大,高压区逐渐从装药轴线方向到径向方向移动;板架的残余位移与装药质量近似满足线性关系,装药长径比增大时,夹角为90°时靶板的残余位移逐渐减小,夹角为0°时位移逐渐增大;基于板架中心点最大残余位移D,拟合得到了药柱轴线与靶板表面夹角为90°和0°时的轴向等效形状因子β1和径向等效因子β2,当比例距离在0.4~0.7 m/kg1/3范围内时,预测误差小于15%,能较好的预估不同装药长径比下板架的中心点残余位移,获取结构的损伤水平。  相似文献   
262.
电感储能密度比电容高 2~ 3个数量级 ,因此用它制作电感储能闪光X射线摄影机(FXCIES)的脉冲高压电源 ,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介绍了FXCIES的电物理设计方法和关键的计算公式。创造出一种新的FXCIES结构 ;高电压形成网络叠在初级电源之上 ,它们都被放置在盛绝缘油的钢壳内 ;爆炸导体断路开关在专门设计的高强度绝缘筒内工作 ,既可提高工作场强又能消声 ;整机全封闭在钢壳内。最后取得了成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63.
为研究TNT装药空中爆炸温度场的热效应,开展了1、5和10 kg三种质量的TNT药柱在空气中的爆炸实验。采用WRe5/26热电偶获取了不同爆心距处的温度—时间曲线,分析了TNT装药温度峰值随距离和装药质量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TNT在自由场中爆炸时,热电偶响应温度—时间曲线呈单峰状。随着爆心距的增加,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逐渐下降,曲线的下降部分因未反应产物的二次燃烧会产生波动,延长温度持续时间;爆心距变化会对温度持续时间造成较大影响,但是质量的改变对温度持续时间影响较小,在自由场爆心近距离内时间变化率最大不超过10%;温度峰值与装药质量成正比,与爆心距成反比,在相同传播距离下,峰值下降的幅度随装药质量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64.
信息化时代,武器精确制导能力和战斗部装药量大幅提升,爆炸近场毁伤发挥作用越来越重要,爆炸近场毁伤参量的测量方法得到了更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主要从近场爆炸毁伤冲击参量的间接测量技术和直接测量技术两个角度出发,重点叙述了动量计法和压杆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以此总结近场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发现因爆炸近场过于恶劣的测量环境,测量技术发展缓慢,提出了当下近场测量技术的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难以克服近场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干扰,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5.
震惊全球的海湾战争,步兵披挂上阵只“表演”了4天,战争结束了。在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步兵干脆就没有捞到表现的机会。一时间,“步兵及其使用的轻武器在高技术战争中已无用武之地”的论调颇有市场。但随着人们对高技术战争认识的深化,各国越来越认识到步兵及其使用的轻武器仍然是未来战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从一些发达国家研究轻武器的热潮中,不难看出其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66.
267.
红外脉冲强光辐射产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向红外脉冲强光辐射技术是定向红外对抗中的关键技术,主要用来破坏敌方精确制导武器或C4I系统的红外传感器。本文进行了三种产生技术的研究,即爆炸激励惰性气体,多丝电爆激励惰性气体和多点同步爆燃药物。在同步爆燃产生技术的研究中,当有效载荷弹药为0.2kg时,在距离源50m处得到三个波段(1~3、3~5、8~12μm)的辐射强度为(2.00~3.55)×l05W/Sr,脉冲半高宽为约20ms的强红外辐射脉冲。  相似文献   
268.
寒丁 《当代海军》2000,(5):27-28
今年6月7日,内战正酣的斯里兰卡又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斯工业发展部长在参加斯里兰卡“战争英雄日”活动中,遭到恐怖分子的自杀性爆炸袭击,造成80余人伤亡。观察家们认为,此事应为泰米尔猛虎组织中的暗杀队伍“黑虎队”所为。当日,泰国报纸也披露,在泰南部的普吉岛的一处私营船坞里,  相似文献   
269.
寒丁 《当代海军》2000,(9):27-28
今年6月7日,内战正酣的斯里兰卡又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斯工业发展部长在参加斯里兰卡“战争英雄日”活动中,遭到恐怖分子的自杀性爆炸袭击,造成80余人伤亡。观察家们认为,此事应为泰米尔猛虎组织中的暗杀队伍“黑虎队”所为。当日,泰国报纸也披露,在泰南部的普吉岛的一处私营船坞里,  相似文献   
270.
水下接触爆炸下液舱前置型防雷舱的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防雷舱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同一防雷舱结构的典型模式和液舱前置模式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通过对典型模式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着重分析了液舱前置对防雷舱结构动响应过程、失效模式及防护效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形成机制。从结构破坏过程、载荷特性、吸能特性三个方面对比了两种模式的差异,探讨了两种模式防雷舱结构的防护机理,为舰船水下舷侧防护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