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农五师电力体制通过改革和农网改造,实现了全师电力行业的统一管理。随着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电力行业所面临的安全和社会责任也随之增加,所承担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明显增强。如何进一步深化、细化供电管理,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2.
这几年,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使不少企业头痛不已,能源消耗占制造成本25%的河南中原特殊钢集团有限公司更感压力。2004年,企业因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就损失7090万元,为当年利润的6.7倍。但压力没有使企业垮下去,反使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上取得新的进步,这其中节能降耗工程的开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在坦克实车上不易直接测量柴油机汽缸压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柴油机汽缸盖振动信号来间接检测汽缸燃烧压力的方法。在某型坦克柴油机上同步测量了汽缸燃烧压力、汽缸盖振动信号和变速箱振动信号,利用自适应滤波方法滤除了汽缸盖振动信号中包含的变速箱振动信号形成的噪声干扰,利用配气相位从时间域分离出由气体燃烧压力激发的振动信号,利用Hilbert变换和小波分解方法分别提取了振动信号和压力信号的特征波形。建立了RBF神经网络模型,以汽缸盖振动信号的包络作为网络输入,实现了汽缸燃烧压力的间接检测。  相似文献   
114.
基于超动态测试系统的压力传感器标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气爆炸发展过程中压力测量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压力传感器标定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超动态测试系统,操作简单,精度可靠,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各测试点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压力传感器的标定系数和其它基本性能指标,保证了测试过程中压力的准确性和精度。可在其它类似的测试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5.
为应对执行任务增多和野外军事活动时间延长的实际情况,部队必须把握特点规律,积极探索动散中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子,不断加强动散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其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紧跟工作部署健全组织,强化动散条件下党组织统一领导地位。野外动散条件下人员分布散、任务衔接紧、安全压力大,要靠党组织把官兵的心聚在一起、把分散的点连成一片。一要科学调配力量。  相似文献   
116.
动静压轴承油腔压力及其偏导的快速迭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毛细管节流的动静压轴承,基于流量平衡方程和偏导形式的流量平衡方程,本文建立了油腔压力和油腔压力偏导的迭代准则和迭代公式。实践证明,该迭代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明晰、迭代次数少和迭代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以显著提高毛细管节流的动静压轴承静动特性分析计算有限元程序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17.
运用数值模拟试验对单锚式预应力支挡结构墙后土压力的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引起的变化分别予以分析,所得结论可供设计单锚式预应力支挡结构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为了降低管路压力波动带来的振动和噪声,气囊式压力波动衰减器被广泛用于吸收管路压力波动。首先,通过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建立了衰减装置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然后,基于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利用动网格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技术,对气囊变形的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流体波动频率与衰减器固有频率一致时衰减效果最好,仿真结果和理论推导结果一致;最后,根据工程实际搭建实验平台,对不同工况下的仿真内容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与仿真基本吻合,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气囊式压力波动衰减器参数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