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性质和设计原则的分析,针对沥青路面常易发生防水和排水上的问题,从设计角度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转民》2012,(9):80-80
中空织物高度2-50mm,面层厚度0.2~10mm,芯层厚度2-50mm,重量500—4500g/m2;纤维体系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凯芙拉纤维、石英纤维等,面层结构可设计为2D、2.5D、3D等。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海军条约》中,规定各国的巡洋舰火炮口径不得高于203毫米(8英寸),这意味着各国现役的安装210毫米、227毫米口径主炮的大型装甲巡洋舰火力全部"超标",而现役的190毫米、178毫米主炮的装甲巡洋舰没有完全利用游戏规则,又很不"划算"。各海军强国不约而同地开始设计主炮口径200~203毫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沥青面层厚度与最大公称粒径的关系,是影响沥青混合压实性能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从压实性能和路用性能两方面,对沥青面层厚度与最大粒径的合理比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面层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比例为3.0时,沥青路面具有较为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依据层状岩的结构及力学特性,将含夹层岩体视为一个完整的力学系统,建立了含夹层岩体组合系统的力学模型,对含软夹层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判别指标,为层状岩体结构的稳定控制设计提供了依据。最后,介绍了该模型在含夹矸厚煤层综合放开采岩层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华光阳图型PS版为研究对象,以论证涂层测厚仪测量感光层和氧化层厚度是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前提,以正交实验法确定晒版最佳工艺参数为基础,通过实验找到了PS版的感光层和氧化层总厚度对印版面积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达到晒版质量最佳厚度范围,对PS版生产企业和印刷制版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图3、图4可见,穿云光学透射比总的是随云光学厚度cot增大而减小,亦随卫星视角sla增大而减小。这完全符合前已述及的物理事实,故本结果与文献[13]、[14]完全一致。也与本课题组的M—C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下面仅就两种特殊情况作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定量分析了云对从卫星上探测近地面核爆光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程度随云光学厚度或卫星视角的增大而增大;云会给可探测信号强度及光学定位精度带来不利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特别大(例如最小穿云光学透射比一般不小于0.1);云多次散射会使穿云光信号波形出现一定的延时,并变得“矮胖”;当点光源位于云几何中位面上方时,其向上穿云光学透过比与无云时几乎相同;而当该源在云几何中位面之下方时,其向上穿云透射比与该源到其几何中位面之距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密封动力特性是衡量密封转子系统稳定性的核心指标,刷式密封几何参数是影响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建立刷式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的数值预测模型,数值分析刷束厚度、栅栏高度及刷丝与转子之间间隙,对刷式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刷丝束厚度和间隙的增加,直接刚度系数K整体上先减小后增加。随栅栏高度增加,K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交叉刚度系数k随刷束厚度和间隙的增加,数值上先增加后减小。随栅栏高度增加,k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直接阻尼系数C随刷束厚度和栅栏高度的增加,在0值附近变化,并无明显影响。随间隙增加,C整体上先减小后增加;压比为5时,交叉阻尼系数c随刷束厚度的增加一直在增加。随间隙的增加整体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该研究为刷式密封转子系统稳定性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4月8日,农六师芳草湖农场白蒿滩社区4连职工贺培忠起了个大早。还没吃早饭,他就来到自家修葺过的牛圈。看着牛儿们正欢快地吃着草料,贺培忠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个多星期前的一天,贺培忠像往常一样,和妻子一同清理院内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