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张晓红 《环球军事》2014,(16):58-59
7月2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执行日本广岛原子弹投弹任务的B-29“艾诺拉·盖伊”轰炸机机组最后一名在世成员西奥多·范柯克去世,终年93岁。自此,当年执行广岛轰炸任务的所有12名机组人员全部离世。提到“艾诺拉·盖伊”机组,首先得说一说机长保罗·沃尔菲尔德·蒂贝茨,他驾驶的这架B-29轰炸机,就是用他母亲的名字(艾诺拉·盖伊·蒂贝茨)命名的。  相似文献   
12.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消息传出,世界震惊,举国欢腾。当时,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有幸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秘密运送任务。虽然47年过去了,可当年驾车拉核弹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3.
马沈  张秀芬 《环球军事》2009,(17):36-38
1945年,美国为夺取对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日本广岛与长崎先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爆炸当量分别为1.4万和2万吨梯恩梯。按二战时的武器标准,一颗2万吨级梯恩梯的原子弹产生的爆炸威力相当于400万门76.2毫米火炮同时发射。尔后,1950年1月,美国又批准了发展热核武器的计划。热核武器一氢弹是以百万吨为单位的,一颗百万吨级氢弹的威力,则相当于2亿门野战炮,  相似文献   
14.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9,(24):26-27
美国有一句俗语,“上帝创造了人,塞缪尔·柯尔特使他们平等。”大意是说塞缪尔·柯尔特发明的左轮手枪,让穷人和富人站在了同一条线上。核武器,则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柯尔特。屈指算来,距离苏联试验他们的第一颗原子弹已经有60年历史了'那么苏联是如何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地位,与美国平起平坐的?  相似文献   
15.
世界核疯狂     
张开善 《国防科技》2003,(12):84-86
1998年5月份,在东南亚的次大陆,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曾经刮起一场激烈的“核旋风”,两个结怨颇深的国家刮起一场激烈的“核旋风”,两个结怨颇深的国家刮起这场“核旋风”。  相似文献   
16.
何鸣 《军事史林》2008,(2):50-56
1945年,原子弹研制成功以后,它的超强威力半个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得到了令人骇然的验证。美国一些权威人士认为掌握这种复杂的核裂变技术,可以使美国的核垄断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高枕无忧地保持下去,其他强国在这一领域尚难望其项背。在这种认识下,对于再花巨资搞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超级炸弹的主张,便被视为是不必要的浪费了。  相似文献   
17.
这里曾经是原子弹、氢弹诞生之地,中国共进行46次核试验,前16次是孕育在她的怀抱里。  相似文献   
18.
李觉将军,当年在西藏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的任上,被中央征召入京,出任中国核武器研究院第一任院长。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也由此拉开了巨幕……  相似文献   
19.
不知怎么,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即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苏联制造的。这种说法的大意是—— 苏联在1938年下半年开始研制原子弹。斯大林考虑到希特勒可能进攻苏联,要求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造出第一颗原子弹,后来改为4年。为赢得时间,苏联同德国于1939年8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相似文献   
20.
国际     
《兵团建设》2007,(9):40-40
3日,因发表“美国向长崎投放原子弹是无奈之举”的言论,日本防卫省挂牌的首任防卫大臣久间章生辞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