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过去,有"蜀道咽喉"的之称的绵阳,因傍依涪江而气候湿润、美丽富饶,令人称羡;现在,绵阳因拥有精英荟萃、成就辉煌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而张显出科学文明的内涵,闻名中外。  相似文献   
32.
1949年8月9日黎明时刻,前苏联在本土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引起了美、英等国家的一片惊慌。人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苏联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元气大伤,满目疮痍,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将原子弹研制成功。由于前苏联是个封闭型国家,并有极为严格的保密制度,多少年来,人们无法知道苏联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究竟是怎样造出来。许多专家做了多方猜测,也只能讲出一些点滴内容。1950年1月,《纽约时报》报道,据美国麦克考密克专家判断,苏联进行的首次核试验是一颗利用核材料钚-239制成的原子弹;1950年6月,《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33.
当采用高压充气电离室作为核爆炸早期核辐射中γ辐射周围吸收剂量D(10)的测量装置时,研究其在脉冲辐照条件下的响应,确定其可以作为识别中子弹与小型原子弹核爆炸时特征量的获取装置。  相似文献   
34.
熊杏林 《国防科技》2006,(12):92-96
31、在人们相互拥抱、弹冠相庆的时候,他却悄悄地退出人群,衣带不解,躺在床上睡熟了“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毛泽东主席及时地就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出重要指示。作出这个指示,有两个依据:一是国际局势。20世纪50年代,氢弹在美国、前苏联、英国几个大国都已经相继研制成功,并装备了部队,中国要想不被人欺负,尖端国防科技就不能落人之后;二是中国国防高科技的基础。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以及中国核武器研制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激发了毛泽东主席的民族自信心。他坚信自己的科学家既然能够把原子弹搞响,他们同样…  相似文献   
35.
在引发21世纪武器装备革命性变化的高新技术中,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生物技术将成为军事高技术的制高点。有识之士认为,现代化生物武器是一支重要的或慑力量,在未来战场上,生物武器比原子弹更可怕。据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将有十大生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  相似文献   
36.
还在二战前,苏联物理学家尤里·哈里顿、泽利多维奇、库尔恰托夫、弗廖罗夫和鲁西诺夫等人就在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1940年库尔恰托夫发现了铀原子裂变,1939~1941年哈里顿和泽利多维奇一起完成了铀裂变的链式反应计算。此后,苏联的情报部门也得到了不少国外研究原子武器的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37.
在那艰苦的年代,在那恶劣的环境,开拓者们为了国家的强盛,在杳无人烟的大沙漠中,贡献了青春,又奉献了终身……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在识别中子弹爆炸与小型原子弹爆炸的过程中,对弹型识别判据2——“基于探测距离R和早期核辐射中γ辐射周围吸收剂D*(10)的弹型识别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39.
爆炸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带来的灾难,至今使人们记忆犹新,也更加使当今人类对核武器畏惧。它已成了一柄高悬当今人类头顶的利剑,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核利剑作为人类武器的最高发明,是很难消灭的,尽管有核与无核国家都在为消灭或削减核武器而努力,但遗憾的是,核武器不仅未得到丝毫遏制,反而仍在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40.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这两次核突击所造成的惨状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恐怖和毁灭的阴影:瞬间两座城市大部被夷为平地,当即共死去10.17万多人,伤残20多万人,并潜伏下无法计数和难以根除的核辐射病源。人类从此被带进了核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