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空空导弹攻击区处理的拟合——插值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最小二乘拟合与插值相结合的方法对空空导弹的发射包线进行处理,降低了拟合阶次。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在平常发射条件下极大地提高了拟合的精度和速度,而且在一些传统方法几乎无法使用的异常情况下仍有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2.
圆点曲线的计算机图形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运动杆的4个或5个相邻位置准确设计四杆机构的关键是求解圆点曲线。根据射影几何的原理,利用几何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圆点曲线的参数表达式,分析了圆点曲线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圆点曲线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方法。该方法较之几何法精度高,较之解析法求解方便、直观性强。给出了该方法在四杆机构设计中的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823.
本文介绍并实现了一种如何把一个顺序执行的任务集,根据其子任务之间潜在的并行性,划分成若干个可并发执行的任务子集,并把每个子集分配给一个处理机,使各处理机之间的数据通信量尽可能地少,同时兼顾各处理机之间负载平衡的算法。最后给出了几个典型例题的试算结果,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文章还提出了几点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24.
本文应用最优输入设计(OID)的理论和方法,将衡量参数辨识精度的Cramer-Rao下界作为最优准则,从工程实现上考虑,将输入函数类限制在多级方波类,并用动态规划原则进行了最优输入设计。本文针对一种飞航导弹进行了最优方波输入设计,初步解决了飞行器参数辨识中动导数辨识问题。  相似文献   
82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数值许瓦尔兹─克力斯托夫变换和它所涉及的数值奇异积分问题。利用牛顿─拉夫森迭代法导出了求解许瓦尔兹─克力斯托夫变换各个参数的数值过程。为了提高奇异积分精度,本文对数值高斯─雅可比型积分进行了研究,并用该积分方法对数值许瓦尔兹─克力斯托夫变换公式中出现的奇异积分进行了计算,取得良好结果。本文最后给出了示例,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826.
武器后坐参数的智能化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后坐参数测试方法效率低、精度差、操作复杂等缺点,笔者研制了以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测试仪,设计了新型的自由后坐台和光电位移-速度传感器。文中主要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组成及功能,并对测试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多种枪、弹的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测试仪操作简单,测试效率和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27.
本文从实际出发总结了参数漂移的统计规律,找到了参数漂移量X(t)与参数可靠度R(t)的统计关系,进而给出了利用X(t)的样本估计R(t的计算公式,用于实际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28.
829.
目前,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广泛应用.使移动卫星通信得到国内外通信领域的高度重枧。本文概述了陆地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信道传输特点.着重介绍国外开发和研制的一种针对陆地移动用户使用的卫星寻呼系统(Paging System),并对其结构和移动终端机的构成、关键参数、实验结果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30.
流体动压超光滑加工材料去除主要受工件表面流体动压和剪切分布的影响,根据材料去除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材料去除的关键工艺参数。基于流体动力学仿真和具体实验对抛光轮浸没深度、抛光轮转速和抛光轮间隙对流体动压超光滑加工的材料去除速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抛光轮的浸没深度对材料去除速率影响不大;材料去除速率随着抛光轮转速的减小、抛光间隙的增大而减小;考虑实际使用条件,最优抛光轮转速为300 r/min、抛光间隙为25μm、抛光轮浸没深度为(2/3)R。同时对抛光头温度稳定性进行了具体实验测试,其在装置启动后4 h基本达到热平衡,通过试运行预热的方式可有效避免温升变化对抛光间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