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着眼未来常规导弹实战化需求牵引,针对常规导弹多波次作战期间的波次转换问题,为尽可能缩减发射装置机动距离,降低算法复杂性,通过构建双层Voronoi图模型,对导弹发射阵地按照转载阵地进行动态聚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双波次打击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设计了针对于此问题的遗传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2.
针对复杂激励条件下的振动控制,对Jiles-atherton模型的磁致伸缩作动器在双层隔振系统中的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以传统滑模控制为基础,提出一种柔性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算法。用正则化方法设计控制器的切换矩阵,建立神经网络权值和柔性映射参数更新学习公式,并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双层隔振系统的振动主动控制中。通过单频、多频及随机信号激励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3.
为降低充水圆柱壳受内部点声源激励时的水下辐射噪声,在其外壳上敷设气囊,形成气囊圆柱壳。为指导气囊圆柱壳的设计,将充水裸圆柱壳和充水气囊圆柱壳分别简化为单、双层无限长隔板。比较隔板、气体与水的波阻抗,分析了气体声速与层厚对双层无限长隔板在平面声波入射时低频声辐射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声速小的气体和适当的气层厚度可以降低双层障板的辐射噪声。采用声无限元法计算了气囊圆柱壳的水下声辐射,结论与对隔板的机理分析吻合。优化设计出的充水CO2气囊圆柱壳的水下辐射声功率与远场辐射声压明显低于充水裸圆柱壳。  相似文献   
114.
说起潜艇,大家并不陌生,但说起潜艇是如何被设计的,恐怕知晓的并不多。原来,在莱特兄弟发明首架飞机前10年,一位美国青年莱克曾有一项发明一双壳体潜艇。他的灵感居然来自扔酒瓶。  相似文献   
115.
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运用于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列的方向图综合。把共形阵列等效为沿轴向方向若干个圆环阵单元组成的线阵,计算其方向图函数。将改进的遗传算法运用于阵列的方向图综合。该算法采用简单灵活的十进制编码并结合多种交叉算子、非均匀变异算子和综合选择算子对遗传参数进行了一些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实现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列的方向图综合,与基本遗传算法相比改进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116.
为了研究钢壳体PELE爆裂效应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对钢壳体PELE侵彻钢板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仿真工况,将仿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爆裂效应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实弹侵彻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影响因素均与壳体爆裂长度成非线性关系,增大靶板厚度、弹芯长度和着速或减小壳体厚度均有利于提高钢壳体的爆裂效应。相关结论为PELE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7.
应用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理论,研究了不确定环境下的雷达干扰资源优化分配问题。在对雷达目标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雷达干扰资源分配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建立了双层模糊机会约束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根据可能性测度理论得到双层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求解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来获取模型的最优解。计算实例表明方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8.
以潜艇典型舯部结构为例,建立双层壳体结构水下碰撞数值分析模型,探讨了低强度撞击载荷作用下双层壳体的水下耐撞特性和舷间水的防护机理,指出在低强度撞击载荷作用下,舷间水一方面将使撞击区域减小,另一方面又将撞击能量扩散至舷侧结构整体,从而有效改善外层壳板结构的撞击环境,提高其整体吸能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撞击强度载荷作用下双层壳体的典型变形及破坏模式,讨论了各主要组成构件的变形吸能分布特性,认为在高强度撞击载荷作用下,双层壳体的吸能主要取决于耐压壳体结构,而非耐压壳体结构的耐撞吸能值将随着壳体的破损而趋于稳定。最后,指出水下双层壳体结构的耐撞特性研究可分为3个强度等级,并存在相应的研究重点和内容。  相似文献   
119.
利用Hamilton原理得出轴向压力作用下圆柱壳位移增量的动力学方程,推导了方程的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轴向压力作用下圆柱壳的临界屈曲压力随壳体长度变化的曲线,讨论了壳体几何参数(L,h)变化和轴向力幅值变化对振动频率影响的变化曲线。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圆柱壳的临界屈曲压力与失稳模态紧密相关;圆柱壳的自振频率随壳体的长度增加而下降,随壳体的厚度增加而提高;圆柱壳的自振频率和最低频率随轴向压力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0.
为评估装药壳体材料对爆炸毁伤威力的影响,对裸装药、碳纤维复合壳体、钢壳体装药在空气中的爆炸破坏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获得了3种装药冲击波超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同样装药情况下,裸装药爆炸冲击渡超压大于带壳装药,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装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相对钢壳体装药高,且不会产生破片对远距离目标造成破坏;而钢壳体装药爆炸产生的破片对远距离目标具有一定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