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12时15分,海上阅兵舰——“石家庄”号驶离安静的青岛奥帆赛码头,开赴预定海域。数十海里外的竹岔岛以东、大公岛以南海区,人民海军潜艇部队、驱逐舰部队、护卫舰部队,导弹艇群以及21艘世界各国海军军舰准备完毕,等候检阅。  相似文献   
602.
历经124个日日夜夜,连续航行33000多海里,成功为41批166艘船舶实施伴随护航,为46艘船舶提供区域掩护,成功解救3艘遇袭外国船只  相似文献   
603.
“起航!”12月26日,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下达命令,由“武汉”号、“海口”号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缓缓离开三亚某海军基地的港湾,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604.
2008年12月26日13时45分,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护航编队由“武汉”号和“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共800余名官兵。  相似文献   
605.
CEC条件下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CEC条件下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MAS理论与方法,建立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MAS模型,即利用Agent描述舰艇编队的各种物理资源或逻辑资源,通过网络及Agent通讯协议将多个Agent连接成一个整体系统,设计了映射实体功能的Agent结构,从而为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决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06.
基于GEO/LEO两层星座的卫星组网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GEO/LEO两层星座的卫星组网结构,在两层星座中建立了立体交叉的层内、层间星际链路,实现了GEO/LEO两层卫星星座的优势互补,具有组网灵活、管理简单等特点.通过快照周期定义了星座中各卫星的逻辑位置,并基于逻辑位置提出了对LEO卫星的分群和分组管理:包括LEO卫星的逻辑分群,群内LEO卫星的分组,以及分组内组长LEO卫星的选取和备份机制.在该卫星组网结构中,各星座协同运行,数据传输方式多样,能提高卫星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607.
多智能体集群作战是未来战场的重要形式.作为集群作战中的关键技术,编队控制有着广泛的应用.以编队控制律为研究目标,选择2种优化控制方法: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方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针对圆形编队轨迹,采用...  相似文献   
608.
为了解决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目标搜索覆盖效率、避障通过性和多机控制等难题,实现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的智能控制,提出了基于雁阵变换的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行为控制方法。利用仿生集群行为控制函数的参数化特性,实现了飞行机器人编队的队形变换和角度控制;搭建了多扑翼飞行机器人实验系统,并在多种情况下设计基于仿生行为的多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控制方法实验。最终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多飞行机器人实时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大幅提升了集群编队的搜索覆盖效率和避障通过率,在某些作业环境条件下,搜索覆盖率可提升50%以上,障碍通过率可提升60%以上。同时,创新点体现在将雁阵变换应用于多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控制和将仿生集群行为控制应用于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控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09.
基于近极轨微纳卫星星座在高速数据传输模型下的网络特点,给出近极轨微纳卫星星座的高速数据传输的模型,分析适用于该模型的路由算法,推导该路由算法开销的计算方式,说明了算法在高速数传模型下的不足;给出算法的改进策略;利用NS3网络仿真平台建立微纳卫星星座高速数传网络场景,仿真了该场景下采用改进路由算法前后的关键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近极轨微纳卫星星座构建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中,改进算法在使得吞吐率和分组到达率有所提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网络系统路由开销,微纳卫星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的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610.
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目标识别、威胁评估是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这里首次将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到航母编队作战决策中识别水下目标和评估威胁等级。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分别构建目标识别和威胁评估贝叶斯网络模型;基于部队实践数据、院校专家和查阅资料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条件概率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水下目标进行识别和评估威胁等级,对比部队相关数据验证了贝叶斯网络对航母编队目标识别和威胁评估的有效性,能够为航母编队指挥员反潜作战提供一定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