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81.
作为开拓人眼视觉的夜视技术,在夜间观察、警戒、瞄准、驾驶、目标识别、精确制导等军事应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简述了军用被动红外夜视系统关键部件的现状和发展,着重介绍了非致冷红外夜视系统所采用的几种新的面阵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和它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2.
介绍了一种排除二氯苯乙酮干扰定量测定苯氯乙酮的新方法--双波长K系数法。方法可靠,操作较解联立方程方法简单,苯氯乙酮浓度与△A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对误差小于&;#177;5%。  相似文献   
483.
484.
485.
486.
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舰船目标探测,采用单一制导模式的末制导系统难以实现精确探测,发展多模复合制导,提高目标选择判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突防能力是反舰导弹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红外成像和主动雷达的互补信息,从空间对准、数据关联、目标判别3个方面提出了利用分立导引头构建复合制导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87.
由于红外诱饵干扰样式复杂、目标机动形式多变导致传统比例导引律极易被干扰。为提高采用比例导引方法的导弹性能,提出一种利用径向基函数网络调控比例系数及导弹发射时机的智能导引律。以飞行时间及脱靶量为参考,通过构建加权型指标函数将求解最优比例系数及发射时机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引入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决策参量,并以其作为网络输出,干扰样式作为网络输入,离线训练径向基函数网络;为提高训练效率,结合K-means及K最近邻算法初始化径向基函数网络。仿真结果表明,当存在红外诱饵干扰时,智能导引律性能优于扩展比例导引律及自适应滑模导引律。  相似文献   
488.
红外制导武器对目标的发现、识别和跟踪主要依据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对比特性,目标背景对比特性研究是红外制导武器研制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依据目标背景对比度定义,采用基于既定区域实际观测大气数据构建大气参数廓线并嵌入成熟、通用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计算的方式,探讨了红外波段实际大气目标背景对比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标准大气下的目标背景对比度差异。结果表明,影响目标背景对比度的主要因素为大气透过率,实际大气目标背景对比度与标准大气的存在一定偏差,偏差与季节和波段均有关,可直接影响到红外波段实际应用中的目标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489.
水面靶标为反舰武器海上飞行试验提供水面模拟舰船目标。介绍了红外成像靶的功能和技术指标,详细给出了舰船红外成像模拟实现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和软件实现方式。海上测试结果表明,这种靶标能够较好地实现舰船红外热像模拟,在海上试验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90.
在红外多光谱图像中,弹道导弹尾焰拥有两大特征,一是由强烈红外辐射引起的灰度差异,二是独特的光谱特性。然而,传统的单波段检测技术只利用了尾焰强烈的辐射特性,而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多光谱检测技术则只利用了尾焰独特的光谱特性。为了充分利用导弹尾焰的两大特征,将单波段检测技术和多光谱检测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三种检测算法,并从算法的检测效果、运算量和鲁棒性三方面详细分析它们的优缺点。采用人工合成的红外多光谱图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单独使用单波段或多光谱的检测算法,融合算法的检测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