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小波包能量谱损伤识别方法对结构激励源的依赖性,引入虚拟脉冲响应函数增强了小波包能量谱对激励的鲁棒性。为验证该方法对钢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3榀3跨钢框架3种工况下的模型对比试验,采用小波包能量谱损伤识别方法分析了不同实验工况下频响数据,识别结果符合损伤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1月9日,从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人武部传出喜讯:在去年底的基层党政领导班子换届中。所属5个镇(街道)的武装部长经区委组织部、区人武部联合考核,全部受到提升或重用。这是钢城区委、区政府、区人武部严把专武干部考核关、激发专武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一个缩影。艾山街道党委书记、民兵教导员吕宝泉感慨地说:“武装工作实打实,滥竽充数行不通。”  相似文献   
13.
采用恒载荷拉伸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方法,研究了X80管道钢在空气中拉伸、动态充氢拉伸以及在空气中预应变l%后动态充氢拉伸等实验条件下的断裂过程。结果表明,只有在充氢过程中进行塑性变形才能引起氢致断裂,即塑性变形是氢致断裂的必要条件,氢致断裂过程是氢与应力交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穿甲子弹垂直侵彻防弹钢试验与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穿甲子弹垂直侵彻高强防弹钢的机理,提出了一个分析靶板极限速度和弹体剩余速度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应变率与热软化效应,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很好.分析了失效准则的影响,研究了剪切带温度和靶板耗能随入射速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经历了1998年的洪水肆虐,迎战了2003年的“非典”挑衅,我们又与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6.
对10、38CrSi、20Cr2Ni4A等坦克用钢的氮离子注入强化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后的试样,硬度和相对耐磨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硬度的测试结果与试验载荷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HDR双相不锈钢轴向和径向组织差异性对耐蚀性的影响,基于HDR双相不锈钢管材同时具有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的特点,利用金相观察和能谱分析技术,研究了模拟海水浸泡和电化学试验后轴向和径向试样组织耐蚀性差异。研究发现:轴向组织晶粒大于径向组织晶粒、夹杂物均在铁素体相及其边界处,轴向组织比径向组织先发生腐蚀,径向组织耐蚀性比轴向好;轴向自腐蚀电位、钝化膜击破电位均小于径向,且轴向蚀坑深度大于径向;轴向严重腐蚀区域生成两层富Cl贫Cr腐蚀产物膜,且外层腐蚀产物膜氧含量比内层膜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模拟典型火灾温度-时间曲线,对热轧成的A3钢进行受热处理,测定在不同燃烧时间和温度下A3钢的晶粒度,给出了A3钢的晶粒度与燃烧时问和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通过测定A3钢晶粒度的大小来鉴定火场中不同部位的燃烧时间和温度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凡 《国防科技》1999,20(1):27-29
指出新一代主战坦克履带销的选材、形状设计及装配均合理;样机履带销在整车运行考核中暴露出的断销现象是包括原材料生产和制销生产在内的全过程工艺不合理所致;钢材生产工艺不合理造成的组织遗传性,影响钢材用户通过正常热处理发挥钢材潜力;钢材用户在制造履带销时采用切削加工,加重了履带销成品的脆断倾向;提出了全过程工艺改进意见,包括冶金厂的轧制工艺和退火规范改进,以及坦克制造厂履带销成型方法改进;采纳所提出的改进意见,将能有效遏制30CrMnSiNi2A钢在钢材用户方的终产品中,因组织遗传而产生粗断口的伪细组织;采用无切削成型加工替换现行工艺中的切削加工,更适于超高强度钢零件制造,并可节约大量(12%)昂贵的履带销超高强度钢。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钢筋和钢板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变形协调原理,从理论上推导了粘钢加固梁的相对受压高度ξb,提出了界限破坏的概念,并由此给出了ξb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