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赵铁坚 《国防》2003,(9):50-51
近年来,各级兵役机关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对征兵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确保了新兵征集任务圆满完成。但是,征兵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工作运行机制与保证兵员质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加大征兵改革力度,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征兵工作健康发展和新兵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2.
张年进  朱云忠  周勇 《国防》2003,(10):43-44
首长机关是部队的“龙头”,其训练水平直接影响到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为此,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把握重点问题,着力提高预备役部队首长机关训练质量,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全面发展。 完善训练调控机制。建立健全训练调控机制,是提高首长机关训练质量的有力保证。一要法规调控。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亦兵亦民的特点,使首长机关训练人员、时间难落实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必须强化按纲施训、依法治训意识,针对现役军官和预任军官的不同特点抓好  相似文献   
993.
王海棠 《国防》2003,(10):44-45
城市民兵工作改革是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994.
任政富  李本玉 《国防》2003,(7):56-57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是为解决战时部队武器装备、技术、物资和人力需求,依托现有法人单位建立的具有平战转换能力的基层组织。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省(市、区)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提出以下初步构想。 一、关于省(市、区)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设立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省(市、区)国民经济动员“十五”规划的编制,各省(市、区)就开始着手筛选具有军民兼容性质的企业,进行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准备工作。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普遍对国民经济动  相似文献   
995.
李仲文 《国防》2003,(2):61-62
组织可靠的地方运力保障,是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的必要环节。为此,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灵敏高效的组织指挥机制。要组织可靠的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地方运力保障,首先必须建立健全从军队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事业单位的组织指挥机构,以确保指挥衔接、畅通、灵敏、高效。其次要确立职责权分明的指挥关系,在战区联合运输指挥部领导下,做到统一制订运力保障方案,统一指挥军地运力保障力量,统一协调运输保障活动。再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指挥方式,以便  相似文献   
996.
崔晓汉 《国防》2003,(7):39-40
高技术战争登上军事舞台后,城市成了现代战争的主战场。新的战争形态迫切要求城市民兵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和遂行任务能力。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应对机械化半机械化战争为基点确立起来的城市民兵组织结构体系和基本工作模式,根本无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城市民兵建设沿着高技术战争要求的方向发展,因此,建设强大城市民兵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997.
陈世俊 《国防》2003,(6):15-18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和“拳头”,是我军遂行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实现战斗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是预备役部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打得赢”、“不变质”的神圣职责,是赢得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胜利的使命所系。  相似文献   
998.
《国防科技工业》2003,(8):15-17
今年上半年,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实施了总部全员竞聘上岗工作,效果很好。这次竞聘上岗工作是该集团推进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大集团战略、推进流程再造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次能够顺利平稳完成总部竞聘工作,得益于他们积极探索用好的制度选人和用人,得益于方案合理、操作公正公平,得益于他们相信广大员工。通过竞聘上岗,激发了总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了总部员工的行为能力。在此,本刊特刊出他们的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四个机制是深化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紧迫要求,对推进“杀手锏”装备建设,实现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建立充满活力的国防工业体系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期起,本刊开设“四个机制建设” 专栏,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研讨如何加快建立国防科技工业四个机制,欢迎读者来稿参与讨论。 本文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也给世界各国一个沉痛的教训:随着恐怖分子攻击手段和武器的发展,重要基础设施已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重要目标,其安全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对它应该采取严格的反恐防范措施。重要基础设施指直接影响国家军事、经济和社会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通常包括军事指挥中心、重要政府部门、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电力系统、石油储运系统、供水系统,以及交通枢纽、大型堤坝、核电站、化工厂、军火库与油库等重要建筑设施。这些设施目标大、难以伪装,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