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7篇
  8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4月5日,朝鲜媒体报道,朝鲜成功发射了一枚火箭,将自产的"光明星2号"实验通信卫星送入太空。日本、美国却坚称朝鲜进行的是导弹试射。卫星还是导弹?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事件将对脆弱的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222.
海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造成声呐发射深度或接收深度发生变化,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水听器的晃动给混响强度带来的影响.在波束位移射线简正波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浅海混响模型,仿真比较了负跃层浅海情况发射深度或接收深度上下变化1m时(小幅度变化)的混响衰减曲线,结果表明发射深度或接收深度上下变化Im时对混响衰减曲线的影响不大.可以认为水听器小幅度晃动时浅海混响相对于声源深度及接收深度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23.
为了保证发射车平稳驶过天安门广场,50多位航天专家,参与到了技术保障任务当中。在履行好这项神圣任务的同时,也成就了航天人难忘的“阅兵记忆”。  相似文献   
224.
美国海军2003年1月报道,在墨西哥湾验证试验中,“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佛罗里达”号(SSBN728)成功地发射了两枚“战斧”导弹。此次成功发射验证了将SSBN改装成SSGN实现利用潜艇的导弹管发射常规武器的关键要素。第一枚于1月14日发射,是装有测量仪表的“战斧”BlockⅢ导弹,导弹采用MK106火箭发动机,获得目前正在开发的“战术战斧”导弹推进能线图。该枚导弹没有装引信,从潜艇的导弹管垂直发射出去,随后转为巡航飞行阶段,利用全球定位卫星导航系统完成预定的飞行使命,最后就地回收。第二枚于1月16日发射,跟第一枚导弹…  相似文献   
225.
根据冲击波测试场景构建了有限元仿真模型,数值计算不同爆心距、高度、直径的圆柱障碍物后方的冲击波压力,分析了这3种因素对圆柱障碍物后方冲击波压力的影响,并与无障碍物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紧邻圆柱障碍物后方的区域冲击波压力会有较大波动,随着距离增加,波动幅度从5%以上降到3%左右,最终与无障碍趋于一致;基于仿真数据及冲击波压力分布规律,给出了破片挡杆的选择以及传感器安装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6.
基于矢量磁位法针对单级发射线圈开展多物理场计算,研究其执行多次发射任务时电磁分布与温升。结果表明:电磁特性随激励电流变化呈现2个不同状态;在电流上升沿,磁通主要集中在发射线圈与弹丸线圈之间区域;电流集中于发射线圈轴向末端。在电流下降沿,磁通主要集中在弹丸线圈内侧空气域;电流主要分布于铜带中段。发射线圈温度明显非均匀分布,铜带末端温升最大。铜带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达到温度均匀分布,但铜带末端的环氧树脂温度梯度大、散热困难。  相似文献   
227.
根据超视距空战的特点以及飞机机载武器的使用特性,提出飞机机载武器的前置发射概念,确定前置发射的条件并由此建立飞机机载武器的前置发射区.仿真分析飞机的机动特性,机载电子装备特性,机载武器特性对前置发射区的影响.得出的相关结论可对超视距作战飞机的总体设计,性能评估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8.
警卫职业特点和性质决定了警卫人员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结合警卫工作实际,从职业健康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警卫人员所面临的恐怖活动压力、社会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并着重从个体应对资源、自我调适方法、组织机构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29.
2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