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两栖作战是海军陆战队的基本作战方式。受海岸条件的限制,在运输舰不易靠岸的地区,海军陆战队往往采用两栖突击车(AAV)机动兵力和登陆突击作战,两栖突击车便成为登陆作战的关键装备。传统的两栖作战及作战方式的发展传统作战模式的弊端在先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常规两栖作战机动概念中,使用两栖突击车从海上发起攻击时,兵力投送被分为3个阶段,即运输舰在海上的机动、从运输舰到海岸的机动和在岸上的机动。由于受  相似文献   
712.
介绍了电磁装甲的种类、防护原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阐明了电磁装甲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最后提出了我国进行电磁装甲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13.
回顾科索沃战争美军在战场上试验的众多新兵器,着重介绍、分析CBU-94和 BLU-114/B对电力设施的破坏作用及后果,和对平时主要依赖于民用电网供电的武警部队的严重影响,并提出“战时”或“处突”时自备电源的相应对策。从总体战局分析了现代反空袭作战的特点、规律有效地防范“黑弹” 对我国大电网的袭击和破坏。  相似文献   
714.
就敌机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阵位线作了一定的研究,目的是为我防空兵在抗击携带精确制导武器的敌机时选取阵地位置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该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发射阵位线的概念和特点;二是发射阵位线的判断和计算方法;三是发射阵位线在实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15.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航天发射中心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在长期建设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特色精神为内核的红色基因。航天发射中心传承红色基因,最重要的是守好航天人的精神家园,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  相似文献   
716.
717.
718.
为了对某型车载火炮射击稳定性进行优化,并解决目前车载火炮发射动力学优化中存在的参数分析不全面、关键参数选取凭经验等问题。建立了某型车载火炮发射过程的参数化动力学建模。对较为全面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对参数灵敏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选取关键参数,用试验设计的方法进行了优化。灵敏度分析得到了28个参数的灵敏度。经过比较认为后坐体质量、驻锄液压缸等效刚度等5个参数为该型车载火炮的关键参数。总结了参数灵敏度随设计值的变化规律。认为某些参数的灵敏度会随着设计值变化而产生较大变化,对关键参数的选取不应仅凭经验。优化结果使得火炮垂直方向最大跳角降低了10.47%,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19.
在电磁发射过程中导轨温度受众多因素影响,而其中部分因素很难进行精确分析,为此运用灰色系统的分析方法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温度进行研究。为获取模型所需实验数据,搭建电磁轨道发射装置测试系统,并借此测量发射过程中的电流、导轨温度、出口速度等数据。由于测量仪器限制,借助ANSYS有限元仿真对测得的导轨温度数据进行修正,以获得导轨内表面温度。基于经典GM(1,N)模型与Simpson公式,提出一种改进型灰色模型,并以此方法对导轨温度展开研究,进一步选取同能级试验,对不同位置处各因素温升贡献度进行讨论。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导轨温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20.
综合考虑换向过程、炮口剩余磁能和电阻的能量损耗等因素,建立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理论、数值计算和实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螺旋发射器和一种新型螺旋发射器的效率。结果表明:电阻焦耳热损耗的能量最大,其次是换向磁能损失,而炮口剩余磁能损失最小。降低电阻、增大互感梯度、减小驱动线圈单元的匝数、增大工作电流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发射器的能量转换效率。然而,较大的互感梯度也会带来较大的换向磁能和炮口磁能损失,造成炮管烧蚀甚至损坏、能量泄放和效率降低。另外,恒流工作模式的螺旋发射器理论效率超过轨道炮,且新型螺旋发射器结构的理论效率接近100%,未来有望在超导或较低电阻的情况下实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