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449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900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41.
陈广生 《国防》2009,(12):51-52
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切实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从时代和战略高度,赋予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预备役部队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贯彻胡主席“三个紧贴”的要求,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为部队全面建设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42.
《国防》2009,(12):75-83
  相似文献   
243.
金融风暴让农民工就业雪上加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为发源地的次贷危机,发展为金融海啸,再发展成为实体产业严重受损的经济危机,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在中国,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企业大批停产,沿海地区许多农民工出现"返乡潮"。这些返乡农民工该何去何从,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所在,本期"边说边议"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希望对各级人武部门能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44.
加强国防动员体制与政府应急体制融合建设,形成应对多元威胁的合力,是国家应对危机实践与社会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国防动员体制与政府应急体制在功能目标、指挥主体、动员对象、运行机制、目的要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一致性,但加强国防动员体制与政府应急体制融合建设,不是两个体制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两种资源和要素的有机整合,目的是进一步优化结构、拓展功能,使二者在组织上相互融合、职能上互相补充、资源上实现共享,有效提高应对战争和灾害危机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245.
石晓 《国防》2009,(11):10-11
国防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国防动员领域面临的一项紧要课题,其主要内涵是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大局出发,把军地分散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提高国防动员应战核心能力的同时,全面增强平时应对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246.
马存成  王健 《国防》2009,(11):41-42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胡主席的重要指示,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提供了根本指导,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247.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伴随着中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卫星的成功发射成立,致力于向用户提供满意的卫星导航定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48.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国家主权面临的威胁、祖国统一面临的挑战和社会稳定面临的问题,哪一方面防范不好、斗争不力、处置不当,都有可能影响和冲击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249.
为深入贯彻胡主席富国强军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大国防"意识,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子,5月19日至6月2日,重庆市委、市政府、警备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国防观念、提高动员能力、推动融合发展"为主题,分3期对98名厅(局)主要领导进行了国防动员培训.  相似文献   
25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项事业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与特征,给人民防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