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军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其间孕育生长的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条充满军事智慧的知识长河中,产生出具有世界级影响的辉煌华章,一是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二是20世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贡献”,需要从对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历史考察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82.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其美学内涵可概括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趣”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慧性、虚实相生性及强烈的心理趋向性;“趣”作为古文论范畴,涵纳了一百多种以“趣”的基本语义为立足点的审美语汇,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内在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83.
中国古代政治家十分强调文武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担负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汉代陆贾认为"文武并用",是"长(治)久(安)之术"。文武相资、综合施治被视为处理国家安全问题的通则。  相似文献   
84.
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西周战场上就曾出现过“国际”人道主义原则的萌芽。这些人道主义原则出自西周军礼,是为强化奴隶社会宗法等级制度,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而设立的一整套军事制度和原则。它们主要以不成文的习惯法形式存在,约束力和强制力虽然有限,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战争规模、遏止战争升级、减少战争损伤和维护社会和平的作用。这些原则可以看作是古代先民利用“法律”手段,对战争行为实施控制的一种早期尝试。尽管其方法和原则与当时的战争一样古老,却闪耀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标志着人类战争在原始野蛮的搏杀中露出了一丝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85.
钷鹿之战有关记录,多存于《史记·项羽本纪》,若仅以此为据,似此战之胜全系项羽所部奋击之力;但结合散见于其他篇章的相关材料,则可知钜鹿一役之所以能取够胜,除项羽所部力战是一因素外,赵国守城军民的长期抵抗、赵国其他地区援军在钜鹿外围的牵制作战,乃至各诸侯援军的存在,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故钜鹿之战,可以说是各方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中道失传,又在银雀山汉墓失而复得的《孙膑兵法》,其《月战》和《地葆》等篇充斥大量兵阴阳理论,充满着荒诞色彩.这使得该部兵书的整体思想水准,相较《孙子兵法》等兵学经典,有着明显的退步.《孙膑兵法》在历史上消失1000多年,不能不说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7.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兼并战争中谋得胜利,不断扩充兵员,壮大军队,而军需勤务正是在这局势动荡、战争频繁的环境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军需职官体制初步形成,军需供给制度逐步健全,军需筹供方式不断拓展;与此同时,军需仓储倍受重视,军需装备逐渐完善,在军需理论方面,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88.
中国古代军事经济思想精髓及其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兵民合一、兵农合一思想在军事经济思想领域居于主导地位,持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古人强调“国侍农战而安,主侍农战而尊。”所以寓兵于民,寓兵于农,屯田戍边,农战并重,是古人最关注、论述最多的问题之一。兵农合一思想在中国较早体现在兵书《六韬》中:“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故用兵之具,尽于人事也。”用通俗的话说,战争中所需要的攻守器械,可以在人民的生产活动中发现,比如,耕田用的犁可以作防御时的障碍物;生产时穿戴的…  相似文献   
89.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俊 《军事历史》2001,(1):32-35
西藏自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后,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统治。特别是清王朝在总结吸收前朝统治管理经验基础上,对西藏的统治管理制度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措施,开始在西藏驻兵戍防,这对于加强中央政府统治管理,阻止外来侵略,遏制分裂势力,维护多民族统一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清政府西藏用兵的主要情况   1644年,清王朝打败了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并平息了南明政权的反抗后,在北京建立中央政府。这时统治西藏的蒙古族和硕特部领袖固始汗和格鲁教派领袖五世达赖,派代表赴北…  相似文献   
90.
《宁夏科技》1999,(10):104-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