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军号,是军队使用的形似喇叭的一种音响通信工具,通常以规定的号谱或按号谱吹奏的号音表示信息内容,用于传递筒短命令、报告,报时,识别敌我和发放警报等等。它由古代的角演变而来,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金属制的管状乐器。我国在清代已能生产。1858年,英国设计了盘绕两圈细管体的军号,并把它确定为正式军号。现代军号由号嘴、号身、号碗、连接箍等部分组成,分为单圈管号和双圈管号两种,用铜合金制造,外形与乐队用的小号相似,但没有活塞。在古代和近代战争实践中,军号因其便于携带、使用灵活、示知面广而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它不但被用来指挥和报警,还有振奋己方士气,震撼和迷惑敌人的作用。下文所述,就是历史长河中比较精彩的几朵浪花。  相似文献   
52.
文育富  杨志 《国防》2007,(6):70-70
纵观历史长河,战争与传媒一直如影随形."昼则燃烟,夜则举火",说的是古代以烽火传递战事;而利簋铭文载"武征商,为甲子朝",则被视为早期的战争报道;藏于鱼腹的"大楚兴,陈胜王"的帛书也被喻为古代版的战争传单.到了近代,广电传媒迅速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以39种语言对外广播,为其侵略扩张造势和辩护.  相似文献   
53.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揭示战争本质的重要论述,但战争与政治的范畴则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思想家们已开始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或首要因素看待,但具有直观、朴素的性质;资产阶级军事家思想家们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探讨,在克劳塞维茨的时代基本上是零碎和不自觉的,在克劳塞维茨之后褒贬不一;克劳塞维茨首次提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并通过这个论断基本正确而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政治本质,但对政治的理解有偏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批判地汲取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合理成分,改造了这个论断中的政治概念,并对这个论断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发展,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考察战争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刘俊平 《国防》2006,(6):7-9
拿破仑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同时又指出,要看到思想比武力更重要。中国近现代国防思想是古今中外文明相互融合的产物,而中国古代国防思想则是其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土壤。要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国防思想,就应追本溯源,对中国古代国防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所曾达到的高度有所认识,同时还应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国防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一、中国古代国防思想及其特征一般而言,国防自有国家之日起便伴随而生;而有国防,必存在国防思想。但是,中国古代并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国防。因为作为强势文明的中国很早就已构建了一种以华夏为…  相似文献   
55.
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隋唐五代兵学上承魏晋南北朝兵学传统,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下启宋代兵学走向全面繁荣,较好地完成了冷兵器时代过渡到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的历史使命。隋唐五代兵学在系统总结前人兵学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汲取新的实战经验并有所创新,体现出道兵儒思想交融、注重实用、锐意进取等时代特征,在注解《孙子》、总结战争经验、诠释兵学范畴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就,对后世兵家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6.
明清时期,兵书大量涌现,种类齐全且层次多样;兵学研究进一步由"重道"转向"重术",内容更加具体务实;文人论兵模式助力兵学发展的同时,因受到清专制统治的严重制约而呈现停滞趋势;"言必称孙子"现象折射出明清兵学发展的尴尬局面;兵经模式造成军事学术的"圈养"与禁锢,少见高水平兵学研究成果。明清兵学是中国古典兵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完成了对既往传统兵学的整理和总结,同时也为迈向近现代兵学转型预做铺垫。伴随热兵器大量出现和改进,战略战术及治军思想因之变化,传统兵学遇到了前所未有之变局。  相似文献   
57.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这个时代英雄辈出,性格鲜明,数不尽的英雄豪杰,道不完的经典战役。经典中的经典,首推赤壁之战——蜀吴联军以弱胜强,大破曹军八十万兵将。  相似文献   
58.
“天涯海角”,古代文人谪贬放逐之地,曾是文化的荒漠、文明的盲区,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叹息的背影。历史将记住这一天。1993年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专程来到海南省东瑁洲岛。看望驻岛官兵,挥毫写下“天涯哨兵”四个大字。并赠送图书300册,勉励官兵:读书成才。建设好海岛。  相似文献   
59.
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大都对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负重装备津津乐道。引以自豪.就连今天的外国人获悉后也羡慕不已,甚至还引发了一股仿造潮。虽然他们造的不是木牛流马。而是机器骡,但也获得了成功。这件事决不是某些人的心血来潮,而是目标明确,有积极意义的工程实践,它同时引发了许多能人志士的思考。  相似文献   
60.
<老子>一书中包含有非常丰富精彩的军事指导思想.老子虽然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暂时凭借战争的手段来达到一定有限的政治目的,同时老子也强调不应该对战争进行赞扬,更不能以兵逞强,忘乎所以,而应"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所以老子对战争基本持反对和否定的态度,主张无为而治,"不以兵强天下"、"谦下"的思想,以此而建立不见干戈,安居乐业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