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古代中国,道德学说是各种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在政治上体现为特别重视道德感化,尤其是对身教的重视,强调尊者、长者、领导者要特别注重身教,即所谓“身教重干言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治”传统的要旨,是“治者”作为道德表率和示范来体现教育感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62.
《兵团建设》2013,(12):26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煤炭资源储量约占全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20%,故而有"煤乡"之称。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享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  相似文献   
63.
孙机  杨萍 《军事史林》2013,(7):60-64
戈、矛、戟、稍就整体而论可以算作长兵器。下面再谈谈短兵器。 先说剑。我国的剑可以追溯到商代,当时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曾使用铜短剑。西周时,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早期墓曾出土柳叶形短剑,两面起棱,茎部稍瘦,上有二圆孔,供贴缚木片方便握持。春秋早期,出现了有圆形首、柱形茎的柱脊铜剑,从而使中原地区的先秦古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剑在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的虢国墓中曾出土数件。稍晚一些,在河南洛阳中州路春秋墓中出土了配以象牙柄、鞘的铜剑,鞘中部还雕出凸起的礁。用来穿上带子佩剑,说明当时我国已采用瞧式佩剑法。  相似文献   
64.
毫发千钧之力、方寸万里之趣付进路政委出生在河北衡水地区,这里有好多民间艺术——绘画、书法、内画等等。他从小喜欢绘画,对玻璃内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向周围的艺术大师学习作画,经过长期的练习和刻苦的钻研,具有了较深的艺术功底,入伍以后分配到电影组工作,工作之余有大量的业余时间用于艺术创作,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在自己的笔端实现了"毫发千钧之力、方寸万里之趣"。随着作品影响力的不断提升,1992年左右,他的内画作品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成为了中  相似文献   
65.
汉朝招降匈奴策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史实与考古材料 ,得出汉朝对匈奴实施招降战略理论的观点。汉朝迫于匈奴外患 ,长期奉行招降匈奴策略。贾谊“三表五饵”招降策略 ,具有很强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汉武帝是贾谊招降策略积极奉行者 ,招降成绩也最辉煌。在汉匈双方实施招降对抗互动过程中 ,招降观念开始泛化 ,招降保障体系也逐渐完善 ,影响了汉匈战局和汉匈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66.
中国古代战略防御思想的形成,根源于中国相对封闭的大陆地理环境及由此生成的农耕经济形态,以保卫农业文明和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在历代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的军事斗争中不断发展充实。长期坚持以防御为核心的军事战略,利于确保长城以内广大农耕区域的长治久安,以低烈度的形式逐步确立起中华民族辽阔的版图。但是,这种主要针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模式,也使整个国家的关注点和利益拓展呈现重北轻南、重陆轻海的倾向,使中华民族多次失去向广阔海洋发展的良机。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古代中外一些国家不同时代的军人利益观进行了梳理,并作了简要的评论,指出了这些军队的军人利益观之阶级特点、民族特征,且与我军军人利益观作了粗浅的比较。希冀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对军人利益观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8.
中国军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其间孕育生长的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条充满军事智慧的知识长河中,产生出具有世界级影响的辉煌华章,一是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二是20世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贡献”,需要从对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历史考察中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69.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其美学内涵可概括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趣”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慧性、虚实相生性及强烈的心理趋向性;“趣”作为古文论范畴,涵纳了一百多种以“趣”的基本语义为立足点的审美语汇,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内在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70.
中国古代政治家十分强调文武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担负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汉代陆贾认为"文武并用",是"长(治)久(安)之术"。文武相资、综合施治被视为处理国家安全问题的通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