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冯琦  戴伟 《现代防御技术》2012,40(4):162-166,170
以武器装备初始备件的设计与供应现实为背景,根据初始备件的配置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维修任务和维修保障要求的初始备件设计方法。通过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在研制过程中同步开展初始备件设计,并优化配置方案,从而为武器装备的初始备件清单设计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他武器装备的初始备件清单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2.
为了更全面、系统、多层次地评价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算法及其系统,基于可拓学理论提出了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算法及其系统的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了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算法及其系统的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三维模型数字水印算法及其系统的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方法。以三维网格模型数字水印系统的设计为例,对其进行了多级可拓综合评价,实现了水印算法及其系统的评估与优选,并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有效性。该评价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3.
概念模型的重用已成为当今仿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作战仿真中概念模型的可重用性评估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概念模型可重用性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概念模型可重用性评估算法,对评估中领域专家的权重分配方法和评估结果的表示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静态权重+动态权重”的组合权重分配方法和用Kiviat图表示评估结果的方法。最后对概念模型在“XX作战仿真系统”开发中的重用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概念模型的重用可以有效地缩短概念模型的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提高概念模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54.
目前,纯方位跟踪(BOT)的可观测性分析仍然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与以前的连续时间分析研究不同,我们的研究依赖于离散时间分析。而且还允许我们直接而有效地使用简单的线性代数公式系。使用直接方法,可观测性分析实际上简化为子空间范围的基本研究。虽然这种方法在概念上是相当直接的,但随着源相遇情况复杂性的增加,它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复杂情况,由于直接使用多重线性代数方法,对偶方法可能体现某些基本优点。因此得出关于机动源的BOT可观测性的新结果。继而可将可观测性分析扩展到源速度变化的未知时刻。 尽管可观测性分析使我们能更充分地了解BOT问题的代数结构,但观测者机动的最优化实际上是一个控制问题。基本代数研究证明这种控制问题的相关成本函数是费歇尔信息矩阵(FIM)的行列式。因此大部分工作集中在对这个成本泛函的分析上。使用多重线性代数给出了这个泛函的一般近似。这些近似结果表明最感兴趣的事仅涉及到直接可估计参数,即源方位变化率。用这些近似,可导出最优化观测者轨迹的一般框架,这允许我们近似最优控制序列。值得强调的是我们的方法不需要有关源轨迹参数的知识且对机动源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55.
在国家一级内陆口岸巴克图口岸与塔城之间,有一座楼房林立、环境如画的新建城镇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荣获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  相似文献   
56.
针对VARI-METRIC模型在低可用度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建立基于生灭过程的任意等级、任意层级可修件库存优化模型。通过对各级站点、各类备件需求率与到达率的预测,对每个部件建立其生灭过程模型,并提出基于生灭过程的装备可用度计算方法。以整个保障系统的装备可用度为约束指标,以备件总购置费最低为目标,利用边际算法得到最优备件配置方案,并建立仿真模型对所得优化方案进行评估与调整。结合算例,以仿真结果作为检验标准,选取权威的VMETRIC软件与该解析模型在优化性能、计算精度及适用性上进行对比和说明。结果表明,无论是解析模型还是VMETRIC软件,均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而采用解析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无疑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7.
从翻译的本质和根本目的着手,阐述了翻译的本质是通过语言外壳的转化,把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展示出来的过程,追求神似和形似的高度统一和有机结合,以达到严复提出所谓的“信、达、雅”的翻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8.
备用系统可用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将故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时建立维修模型的一种新方 法。运用此方法,对RCM中的使用检查和功能检测工作进行分析,得出了备用产品检查间隔 和可用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59.
测量TOA和DOA的单站无源定位跟踪可观测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站无源定位跟踪技术中,可观测性分析是一个关键问题,但是由于TOA测量方程的非线性程度太高,直接通过计算Jacobin矩阵得到的可观测矩阵形式非常复杂,很难得出明确的分析结果。采用新的思路推导了一种TOA测量方程的线性化方程,分析了测量TOA和DOA单站无源定位的可观测条件。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0.
基于Markov链的分布式仿真系统最佳检查点间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HLA的分布式仿真系统作为一类特殊的分布式系统,其容错一般基于回卷恢复实现,在回卷恢复中检查点间隔的不同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分析了分布式仿真容错与一般分布式系统容错的异同,根据不同仿真进程对仿真结果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定义并利用Markov链分析了采用回卷恢复时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可用度,得到了系统最大可用度对应的检查点间隔的求解等式,通过一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最佳检查点间隔求解等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