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国防科技》2002,(1):81-81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准确的术语应该是“低可探测技术”。任何武器装备.在一定的光照下都会“原形毕露”,在运动和使用过程中,会发出热、声、光或电磁波等表明其特征的信号。例如.雷达和通信设备工作时会发出电磁波,表面会反射电磁波,运转中的发动机和其他发热部件会辐射红外线。  相似文献   
152.
潜射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可用度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器系统的可用度是在武器系统启用前衡量其可用性的定量尺度.首先分析了潜射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其次根据可用性理论对其可使用状态进行了确定,并给出了其可用度的计算模型,再次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对潜射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可用度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3.
文章界定了国家财政的战争承受力,分析了国家财政实力与财政承受力的关系,进行了战时国家财政支出的可替代性分析,提出了认识国家财政战争承受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4.
文中在分析智能天线DBF算法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提出了一种智能天线DBF算法可重构系统的SCA设计方案,并在OSSIE平台上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设计方案实现了DBF算法可重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5.
如果把几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56.
区人武部的一名科长和驻地某预备役团的一名营长曾经为"抢兵",闹得脸红脖子粗。如今这两家——3月25日下午,湖南省郴州某预备役团训练场,百余名新入队的预备役官兵和民兵开始人队训练。为何预备役官兵和民兵同在一个训练场训练?笔者进一步作了  相似文献   
157.
通过建立纯方位量测系统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利用伪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测量方程转换成线性形式,再利用奇异矩阵的性质,获得一种基于可观测性定义和特征值分解法相结合的定量确定纯方位量测系统可观测性的方法,得出可观测的充要条件.此项成果对于分析运动目标跟踪的机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到对多种运动目标的三维被动跟踪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8.
采用基于Vega和Creator的虚拟现实仿真机制和人机交互设备,构建某型工程车训练仿真系统虚拟操作训练环境。根据位置跟踪传感器跟踪受训人员手的位置和姿态,使用数据手套获取受训人员手部各关节数据,驱动虚拟手实现人机交互,完成虚拟操作训练任务,并采用前馈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法和空间位姿判别法,分别对静态手势和动态操作命令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59.
飞机隐身技术及其雷达对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表明,隐身飞机已成为雷达防空系统的主要威胁之一,给雷达的生存和探测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分析隐身飞机的发展情况、雷达隐身机理和作战特点,阐述了它对作战样式和防御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分析讨论对隐身飞机进行雷达对抗存在的困难和可能性,并从研发新式反隐身雷达、利用新技术改进现有雷达和运用战略战术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雷达反隐身能力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60.
介绍了一种将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多种效应与臭氧紧密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并将此技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实验表明,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及臭氧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30min,其生化性可达48.9%,氨氮去除率为71.1%,这为渗滤液的后续生物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总结了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各种成分及其生化性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及臭氧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