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前期到基层调研,一些基层干部反映:时下许多工作,从上到下一级对一级传导压力,层层开会分散任务,把落实的责任以“主体责任”为借口,落在基层的头上,又是“留痕”又是报表,又是考核又是问责,基层感觉“压力山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科学地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动一级”的责任落实机制,本是抓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为贯彻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国防科工委召开了首次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工作会议,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商务部还共同发布了《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若干意见》,这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稳步走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特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化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  相似文献   
13.
同其他组织一样,军事人力资源系统只有进行合理有序的流动,才能保持其生机和活力。建立交流轮换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激活人力资本存量,适应新军事变革对我军人才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贯彻落实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精神,推动后勤院校转型,实现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需求形成机制、规划决策机制、教学内容协调机制,部队教育与国民教育分工协作机制、科学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以及先训后用的军官晋升任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军队作为国防人力资源管理的垄断性组织同样存在X低效率。通常,X低效率水平等于军队最大的战斗力生成水平与实际战斗力生成水平之差。导致X低效率的原因有: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国防人力资源的选择理性、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降低X低效率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创新国防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和谐的军营环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的变化检测方法,在利用图像块分析特征的过程中易将噪声引入到边缘区域,造成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卷积与自注意机制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多域卷积模型增强输入SAR图像块的中心区域,减少边缘噪声的影响;然后,再利用注入空洞卷积的改进自注意机制模型充分挖掘SAR图像的重要空间结构信息,来提高变化检测的性能;最后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SAR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所提出方法能获得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和KC系数,优于各种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通信延时下基于事件触发的一阶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针对有向固定拓扑,设计了通信延时下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提出了能够使系统稳定和一致的事件触发函数和时延上界,并利用该事件触发规则求取两次触发之间的最小间隔,证明了该系统不存在Zeno行为。事件触发机制的引入有效减少了控制器的更新次数和智能体之间的通信频率,节约了资源,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近年来执行学术规范和学术不端行为井喷式爆发,高校研究生作为未来的学术主力,应当是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重要培养对象。高校评价体系功利化造成了规范性学术行为和失范性学术行为的不同境遇,从而将学术伦理的坚守"他者化"为失德洪流中的异端。以A高校研究生发文情况、奖助金评选结果和建立期刊负面清单的B高校研究生发文情况的变化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的方式阐述两高校的不同评价机制下研究生的发文现状及其产生的后续影响。针对高校学术评价机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应从建立以"负面清单"为主导"正面清单"为补充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学术流程动态监督机制和奖助学金分类实施的程序保障机制、树立以正当程序为核心的学术评奖法治化原则、加强学生学术道德培养等方面改进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实现评价体系科学化与评奖结果实质公平,形成有利学术诚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