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中国军转民》2012,(7):23-26
西安闻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成市于2006年11月,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与中罔航天科技集闭公司合作共建的航天高科技产业基地,规划面积86.65平方公里,一期启动面积23.0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军转民》2012,(7):11-11
2012年5月14日,“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作会议”在杭州隆重举行。作为大会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电科集团与浙汀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中南装备公司将战略定位放在“打造制造优势企业”上,以科技创新助推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换代,向高新、高端、优势制造方向转型。今年上半年,他们在对美国反倾销的官司中取得了胜利,消除了与啥里伯顿公司合作的障碍;  相似文献   
994.
2012年11月27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天津大学全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和谐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系统工程管理和系统集成优势与天津大学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优势结合起来,面向国家空间技术发展,大力推进科研合作,广泛开展学术交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积极促进成果共享,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相互扶持。  相似文献   
995.
王文臣 《国防》2012,(8):10-11
一、克服重复建设、救援资源缺乏整合的弊端,实现民防指挥协调机构设置的一体化 在现行民防救援指挥协调机制下,基础设施和机构重复建设,救援资源缺乏整合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在指挥场所建设方面,部分地区的民防救援职能部门,如各级政府的应急办事机构、军队应急办事机构、人民防空机构、公安应急指挥机构、消防应急指挥机构,都纷纷建立了各自独立的指挥场所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特别是在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国家已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了体系完整的人民防空(民防)、公安、消防、交通等指挥场所和设备设施的情况下,仍然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大厦)"等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96.
郑少波 《国防》2012,(2):67-68
历经十余年探索发展,涉军维权工作的积极作用充分彰显,有力调节保护了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军地矛盾纠纷,为维护部队及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997.
王治平  汪勇健 《国防》2012,(3):55-56
新形势下实施军民融合共管,是增强海防管控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应按照"规范化、信息化、常态化、体系化"的思路,着力在"四合"上下功夫,切实推动海防管理的军民融合。(一)体制机制要"整合"。海防管理涉及地方党委政府、海防部队、海军、边防和统战、台办、国安、公安、口岸、海事、港监、渔政、交通等多个部门,虽有海防委员会牵头海防管理,但不属于专设机  相似文献   
998.
目前,在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上,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部队预编、民兵编组以及交战、人防等队伍编组之间,较为普遍而长久地存在着秩序混乱、任务重叠、组织交叉、一兵多职、建用脱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体战斗力保障力生成。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大局观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健全完善协调机制理顺组建关系。应成立由政府、军事机关以及人防和交战等专业办公室领导参加的规范组建秩序领导小组,加强对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的领导,确保这项工作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由军分区牵头组织各县(市区)人武部、人防及交  相似文献   
999.
陈伟财 《国防》2012,(11):49
一是指挥机制。按照"综合集成、一体融合"的原则,搞好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指挥体制与地方应急管理机制的对接,建立以政府与军事机关为主体、预备役部队参与的军地联合应急指挥机构,明确指挥关系、职责分工、协同方法,实现指挥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军地联合行动效能。二是预警机制。密切军事机关、预备役部队与政府应急办等有关部门与行业的联系,健全完善军地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搞好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与地方预警平台的对接,确保及时掌握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000.
陈晓刚  刘冰  闫峰 《国防》2012,(11):44
根据现行国防体制,现役部队预编队伍、预备役部队、民兵和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涉及军地诸多领域各个部门,长期存在着职能任务交叉,经常出现争地位、争兵员、争经费、争装备、争物资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健全完善有关各方联合工作机制,实现军地各级各部门联合部署任务、联合组织实施、联合检查验收。一是要健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整组筹划阶段,由国动委综合办公室牵头协调有兵员预编任务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