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宇经济应运而生。和平区作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有津门津塔、金茂大厦等一大批地标性建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才聚集区,也为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我们着眼使命任务需要,以天津市金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本着"编为用、建为战"思想,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确立了"向楼宇要组织,向楼宇要兵员,向楼宇要技术,向楼宇要战斗力"的思  相似文献   
72.
由于军人待遇理论研究不够和军费规模限制、辅助决策技术手段落后,导致军队岗位津贴制度项目设置不全面、结构体系不合理、标准水平低、增长机制不灵活。解决这些问题,应重新划分岗位类型,科学界定岗位津贴享受范围;按照岗位等级津贴、岗位任务津贴和岗位资格津贴,调整优化岗位津贴结构体系;充分考察地方相关岗位的工资水平和军队内部各岗位的标准水平差距,合理确定标准水平;建立与GDP、CPI、ECI相适应的津贴增长机制,使军人人力资本价值和职业机会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充分补偿。  相似文献   
73.
十年来,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坚定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大势、强化创新、调整结构,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成果.2002年与2011年相比,经济总量增长7.9倍;利润增长85倍;在自筹资金将企业搬迁进城、职工进城生活、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享受到城市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人均年收入增长了3.5倍.2012年,企业获得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特别贡献"奖、被评为湖北省"用户满意产品诚信企业",公司党委被评为湖北省国有企业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近日,公司又通过了"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复评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以突变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分析力学的原理,采用数量分析方法,力图计算出军费增长的适度区间。  相似文献   
75.
文章论述了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费投入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军费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军费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合理确定军费增长区间和注重发展费用投入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6.
77.
决定国防费多少的因素很多,如国内生产总值、国家对威胁大小的估计、商品价格、人口规模和国防科技水平等。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国防费和经济增长是成正比的,国防费和经济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大炮与黄油”关系。任何企图减少国防费、降低国防费增长率的思想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78.
目前,我国军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有人提出军费规模应该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保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这种观点不应成为恒定的规律,军费增长应该显示一定的弹性,从而与我国防务压力相适应。冷战结束后,防务压力的下降成为我国军费负增长的直接原因,然而经过若干年的军费压缩,形成了军费增长不足以完成防务任务的现实,构成了实在的军费增长机制。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必要又可行的对策,建立与完善我国军费适度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79.
本文利用长春FMS系统的试验数据,从可靠性增长的角度出发,结合统计方法,建立了长春FMS系统的AMSAA可靠增长模型。并依据长春FMS实际系统的运行故障数据对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且初步估算了该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80.
完善军队共享性津贴补贴制度,是建立我军特色工资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部队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完善军队共享性津贴补贴制度,应适应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调整改革的形势要求,结合军队实际,逐步建立“军人职业津贴+工作性津贴+地区附加津贴”的军队共享性津贴补贴结构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