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31.
严新民 《国防》2005,(7):62-63
高寒山地边境地区,是我军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作战方向之一,但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欠发达等条件的制约,这个方向军事行动赖以实施的交通条件十分薄弱,与未来作战打赢的要求相差甚远,需要有关部门充分予以重视,动员各方力量,加强该方向的交通战备建设,以确保未来高寒山地边境防卫作战的胜利。一、更新观念交通战备建设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头绪繁多,任务十分艰巨。为提高建设效益,必须不断开阔新视野,寻找新的切入点。一要树立“大交通”观念。交通系统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特性,使其具有单一投入,多方面受益的特殊功能。因…  相似文献   
532.
导航信号模拟器需要模拟电离层引起的延时和色散效应,与传统导航信号相比,新体制高阶BOC信号具有更宽的带宽,而传统导航信号的模拟方法会引入不可忽略的电离层延迟建模误差。通常情况下BOC(14,2)信号上下边带信号的电离层延迟可达到米级的差异。提出运用双边带模型的BOC信号模拟方法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可以准确模拟电离层色散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3.
后勤保障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事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后勤保障社会化中,审计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就如何促进其法制化、规范化、高效化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534.
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军队深化改革、走精兵之路的一项重要举措。安宁市人武部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试验,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35.
多维力场中浮动输油软管工作可靠性技术和恒张力承载索伺服控制技术,是岸滩油料补给装备研制的两大关键技术。从理论上分析和描述了浮动输油软管在海上的运动及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多维力场中软管的数学模型,进而求解,再从技术上寻求有效对策,研究设计了恒张力承载索液压伺服控制绞盘,从而解决了这两大关键技术,为岸滩油料保障装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36.
概括介绍了营区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主要技术,为军队营区智能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537.
反空袭作战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一种重要作战模式。日益发展的“高、精、尖”武器装备给其后勤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反空袭作战后勤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勤保障应当增强四种能力:综合指挥控制能力、应急机动保障能力、持续保障能力和自身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538.
处置群体性事件卫勤保障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闹事事件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参与人数多且成分复杂,加之闹事人群情绪偏激,如不及时加以引导或处置,事态往往会进一步恶化。由此决定了机动部队在处置这类事件时,卫勤保障既复杂且困难。如何做好处置群体性闹事事件的卫勤保障,不断提高“处突”卫勤保障能力,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39.
被装管理是部队装备和战斗力的构成因素,是保障部队执勤训练、“处突”及协同解放军防卫作战的必需品,而管理则是被装物资形成战斗力的蘑要保证:在新形势下.“市场”和“战场”的变化,对被装物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做装部门必须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面向部队、深入基屡.切实做好被装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40.
后勤保障快速反应能力,是指遇有突发事件时,后勤人员针对任务情况,及时机动、快速部署、准确到位展开并实施有效保障的能力。当前部队只是强调“制定预案,抓预案演练”来提高后勤快速反应能力,这一做法虽有一定成效,但因受后勤保障队伍庞大、后勤装备陈旧落后、组织指挥程序复杂等因素的制约,使后勤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不大,后勤保障很难达到“快速、灵敏、有效”。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状况.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