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996篇
  2013年   1304篇
  2012年   1325篇
  2011年   1311篇
  2010年   1160篇
  2009年   1238篇
  2008年   1267篇
  2007年   1252篇
  2006年   1094篇
  2005年   1177篇
  2004年   1101篇
  2003年   872篇
  2002年   876篇
  2001年   854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卢广海 《国防》2007,(9):46-47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及其后备力量的战略任务.与之相适应,军队建设要突出军事斗争准备这个龙头,民兵预备役工作也要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  相似文献   
862.
李建军  柯建华 《国防》2007,(6):53-5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成分多元化格局日益突显,非公有制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  相似文献   
863.
张晓雁 《国防》2007,(7):51-53
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既是国防建设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经济建设是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根本依托和基础,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是经济建设在国防动员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两者关联密切、相互牵动.  相似文献   
864.
周泽生 《国防》2007,(10):37-38
人武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新世纪新阶段,要着眼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扎实搞好人武系统干部培训,全面加强其能力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865.
刘晓琨 《国防》2007,(10):24-2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是胡锦涛主席从战略全局出发,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66.
姬亚夫 《国防》2007,(10):7-9
安全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军队安全工作领域的实际运用,是我军安全指导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867.
商春明 《国防》2007,(12):1-5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68.
刘建彦  师庆才 《国防》2007,(11):82-82
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强化使命意识.牢记"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做好应急应战准备、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是我军当前最现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必须强化全体官兵的使命意识,使他们保持清醒头脑,切实把应急应战准备摆在中心位置,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指导工作,确保编、训、管、装、保等基本要素建设协调发展.二是坚持训用统一.  相似文献   
869.
常生荣 《国防》2007,(2):28-30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关心重视下,各地国防教育工作开展得扎实活跃,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更高的姿态和标准,把全民国防教育抓得更加扎实、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870.
王国生 《国防》2007,(6):4-7
胡锦涛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