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对军需琛障基地效能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是提升军需保障能力、提高现代军需建设水平的有效方法。文章在论述建立军需保障基地效能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目的、影响军需保障基地效能相关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军需保障基地效能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定量评估模型对军需保障基地效能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2.
赵宝云 《军事史林》2010,(11):38-42
日本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被迫执行《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无可奈何地决定向中国政府正式移交台湾、澎湖列岛主权。8月26日中国战区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宣布,台湾、澎湖列岛为中国战区第十六受降区(以下简称“台湾受降区”),  相似文献   
133.
蒋军  刘栋 《国防》2010,(4):6-6
为推动部队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促进团队全面建设和安全发展,重庆某预备役团通过教育引导先行、疏堵齐抓并举、预防机制保障等方法,全面加强部队的安全管理。他们针对部队预编人员居住分散、思想活跃的实际,先后走访了驻地有关部门和单位,了解社会综合治理情况,  相似文献   
134.
“伊拉克自由”作战行动凸显了美国第1陆战师的作战能力,同时也显示了其情报支援体系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结合第1陆战师情报支援体系在作战中的运行状况,介绍了第1陆战师情报力量的构成,详细阐述了其情报支援体系结构及情报运作流程,最后则分析了第1陆战师情报支援体系在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35.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军应抓住机遇,以国防采购改革为突破口,调整优化国内采购体系,构建需求管理、供应基础军民融合和一体化采购等机制,调控采购成本,加强采购合同管理。同时,积极稳妥地开放国防采购市场,获取国外资源技术,提高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展开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以核武器为重要标志的军备竞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将全世界都笼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核冬天”的阴影之下。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作出研发氢弹的决定,成为一项在整个冷战期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37.
许伟 《国防》2010,(11):7-10
国防动员建设是和平时期积蓄国力、巩固国防的战略性工程,是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桥梁。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中,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一再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军民结合、  相似文献   
138.
基层"80后"官兵的价值观念有明显长处,但也隐含深层矛盾.开展价值观教育,要坚持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加强理论武装,改进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39.
《国防科技工业》2010,(11):68-69
近几年来,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推行“带着任务竞聘上岗、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科技骨干选拔考评制度,使创新型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40.
信息化建设是军队建设的重要方面,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及方法进行评估。本文提出了军队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中的许多定性指标,由聘请的专家进行评价;而采用基于模糊集合的数学分析方法具有较为科学、准确、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