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利用研制的高效除氧吸湿剂和复合铝膜袋对现装备的FFF02型防毒服进行封存,并进行热老化和大气老化等对比试验,发现包装袋气密性差是防毒服内层炭布含水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透过包装袋的氧又能降低基布的强力,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大气中的水分和氧透过包装袋,可确保防毒服长期储存。  相似文献   
142.
液氧甲烷膨胀循环变推力发动机系统方案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对液氧甲烷膨胀循环变推力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难点和关键技术认识不够清楚,尤其是在大变比推力调节方案方面。基于整个发动机系统,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探讨甲烷膨胀做功能力以及变推力调节方案可行性。分别给出了单涡轮系统方案和双涡轮系统方案,首次给出了不同工况下详细的系统状态参数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甲烷做功能力随室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做功能力随着室压的减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单涡轮和双涡轮系统方案均能够实现大范围推力调节;相比单涡轮方案,双涡轮方案能够更好地保证混合比,且甲烷气体做功能力利用效率更高,氧涡轮和燃料涡轮功率变化范围较窄,涡轮所处环境较为缓和,因此双涡轮系统方案具备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了多功能结构技术中多芯片组件技术(MCM)、柔性电路板、热功耗控制、高密度互联通路、电磁屏蔽、异形安装等几个关键技术,并以航天测试系统中典型设备为原型,采用上述新技术重新设计并研制出新样机。该样机在保证电路功能和原型设备一致的前提下,将质量缩减为原型机16%,体积也仅为原型设备的35%。并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多功能结构技术的优越性和可靠性,促进了MFS技术在国内航天领域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4.
为了在故障样本稀缺、故障模式不完备的情况下监控涡轮泵状态,并剔除传感器失效故障造成的虚警,提出用于涡轮泵状态监控及传感器故障识别的单类支持向量机新异类检测方法。该方法以正常状态为目标类构建单类支持向量机检测器,用于检测涡轮泵是否出现异常;以传感器故障为目标类构建单类支持向量机检测器,用于判断检测到的异常是否属于传感器故障。对涡轮泵试车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5.
在分析了机组的工作特性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可以完成机组功能需求的期望行为,设计出了可以实现期望行为的机组结构。重点研究了柴油机功率确定、储能飞轮惯量优化及增压器匹配设计等问题,并将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应用到该型机组。对机组的设计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机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针对试验过程中负载突加初期的增压器供气滞后问题,提出了电力辅助涡轮增压方案,该方案可有效降低机组的燃油消耗和动态调速率。  相似文献   
146.
本文介绍了如何提高氯化钾镀锌后钝化膜的附着力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7.
本文通过对表面磷化处理中一些影响磷化膜防腐能力的因素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提高磷化膜防腐能力的看法,并提供试验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148.
基于高原发动机应用的富氧膜组件操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富氧进气燃烧对于高原车辆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膜法富氧是发动机上应用富氧装置的最佳方式。建立了富氧膜组件评定装置,分析了压力方式下压比、进气量和回收率对膜组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压力方式下富氧膜组件的最佳操作条件,比较了不同应用形式下膜组件性能和功率消耗。试验结果表明:压差是影响膜组件透气量的主要因素,随着渗透端真空度的增加,单位压差产生氧流量的效率提高,增加渗透端真空度可显著提高渗透绝对氧流量。混合方式是膜组件在发动机上应用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149.
为了研究某型电子设备的电磁耦合规律,利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建立了设备模型和所需的平面波环境。研究表明:当频率为400MHz时壳体表面的感应电流值最大,而内部电磁耦合场强度最大值表现在频率为700MHz时;在频率为700MHz时靠近电源线人口处场强值有突越,应着重对进入的电源线缆进行防护;在频率为700MHz和300MHz时曲线在底部开口附近呈现较强的电磁耦合现象,开口两侧电磁耦合场呈近似对称分布,设备内部的布局使其随着实验频率的升高趋于非对称化;设备内部腔体中心附近存在电磁耦合场的增强区域,工作人员或测试仪器宜避开此区域。  相似文献   
150.
利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建立了设备模型和所需的电磁场环境,对某型电子设备的电磁耦合规律进行仿真实验,并依此参考进行了实地测试。实验数据表明:频率在400MHz以上时设备内部准中心位置有中心聚集效应和明显的窗口耦合,内部设备附近产生强耦合场;开门破坏了设备内部谐振腔,造成内部谐振场强幅度变小,电源线接口处电场强度较高,电磁能量易被耦合入电源系统,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仿真结果为实际试验和具有类似尺寸孔隙的设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