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本文根据LAN(局域网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讨论,指出光纤环网是未来综合业务局网的优选网络,提出了适合于ISRN(综合业务环网)中综合业务交换的帧结构,给出了ISRN中的通信协议的分层描述,提出了实现边界移动的方法,实现了以信令格式和边界可动策略为基础的信令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42.
三维高超音速复杂流场的分区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拼接网格系统 ,推导了一种适用于高超音速复杂流场分区数值计算的区域边界格式 ,通过区域边界格式对区域边界上的通量进行守恒性处理 ;在此基础上 ,发展了一个高超音速复杂流场分区算法。对高超音速粘性绕流流场进行了分区数值模拟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图像分割和目标方位角估计是进行SAR (SyntheticApertureRad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的重要步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RF (MarkovRandomfield)模型的SAR图像分割算法 ,利用ICM (IterativeConditionalMode)局部优化方法 ,获得MAP (maximumaposteriori)准则下的图像分割结果 ,将图像分割为目标、阴影、背景三部分。然后确定目标离雷达最近的点 ,从而得到目标的主导边界 ,并估计出目标的方位角。用MSTAR (MovingandStationaryTargetAcquisitionandRecognition)数据进行实验 ,估计方位角的准确性与现有算法的结果相比 ,具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4.
将边界上的函数展成小波级数,利用循环矩阵方法,从核函数边界上的值,得到离散的积分方程系数矩阵,求解未知的小波级数系数,从而得到边界积分方程近似解,文中计算了一个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45.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在爆炸焊接过程中,三个不同边界区域边界效应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对如何消除国边界效应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探讨,从而针对目前爆炸焊接普遍存在的这三类边界效应问题,我们通过优化爆炸焊接工艺参数,采用爆炸切焊法,即融爆炸切割技术与焊接技术于一体,消除了边界效应的影响,使焊接复合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6.
激光Z扫描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Z扫描技术的原理,分别从扩大应用范围、提高测量灵敏度以及激光Z扫描技术理论基础等方面对其近年来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激光Z扫描技术在测量非线性材料的非线性折射率、非线性吸收系数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7.
从光谱学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一般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技术在工程应用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介绍了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光声光谱分析技术,并利用光声光谱技术对弱吸收物质的吸收特性及低浓度场中各组分浓度的监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给出了该技术在某些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8.
49.
本文运用边界元法,分析研究了角形和箱形这类截面薄壁杆在扭转时的剪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集中问题.  相似文献   
50.
磁阻线圈发射器具有出口速度一致性好、可靠性高和能源清洁等优点。但是现有磁阻线圈发射器普遍效率较低,限制了其工程应用。为提高发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电容吸收拓扑电路的新型磁阻线圈发射器方案。首先建立了传统二级磁阻式发射器的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在电枢经过线圈中心后,驱动线圈中剩余电流产生的磁场会使电枢受到反向电枢拖拽力而减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容吸收拓扑电路的能量回收方案,分析了各阶段的放电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放电电路相比,新型放电电路可以使驱动线圈的剩余电流被电容器吸收实现快速衰减,电枢出口速度由21.46 m/s提高至26.19 m/s,效率由14.50%提高至21.59%。新型放电电路能够对电枢加速后的剩余能量进行回收,明显减小电枢拖拽力,提高了发射速度与能量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