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长期以来,我国在评价武器装备的质量时,往往只着眼于战术性能指标,强调武器装备的战斗效能,而对装备的费用问题未足够重视.在对我国军品价格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全寿命周期费用法对军机的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费用进行预算、细化、建立估算模型等,结合我国目前实现的合同制采办管理方法,设计一个基本的定价决策支持系统结构,通过合理分配各阶段的费用,有效地辅助军机的定价决策.  相似文献   
82.
针对线性离散周期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利用提升法将线性离散周期系统转化为时不变系统并提出期望极点指标,同时要求周期系统满足H2范数指标,采用数值递推算法对线性周期系统进行上述指标的满意控制设计,并运用满意控制思想将上述控制问题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线性凸优化问题,从而运用LMI技术求解、设计可行的满意控制.数值仿真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3.
定期地对火炮进行检查维护,使其初始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是火炮维修分队的一项重要性工作.那么,火炮检查周期的确定显得尤为关键,它的确定将直接关系到火炮能否及时被检查维护,以及人力、物力、财力能否更合理有效地被运用.通过对火炮运行周期、火炮带故障运行的损失以及对火炮的检查所需费用等参数作合理的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并以最小费用为目标,研究了一种合理确定火炮检查周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85.
86.
应用评价武器系统效能和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建立了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费用和费用-效能分析模型。武器系统的费用-效能分析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综合了系统战术、技术、经济多方面的因素,按优化原则进行处理,比较和权衡,在众多的方案中选出最优化的一种。  相似文献   
87.
非周期不完全检测下的维修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gamma退化型单部件系统,基于更新和半更新过程理论建立了以期望费用率最小为目标的非周期不完全检测下的维修优化模型。利用检测规划函数使系统的检测间隔期可以依据系统的状态进行调整。为更加贴近实际,模型考虑了测量误差对维修优化的影响。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最优预防性维修阈值和检测方案。给出了模型的应用算例,通过对退化速率和费用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与不考虑检测误差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考虑检测误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8.
从军用软件采办实际出发,给出了军用软件采办风险管理的定义、结构以及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军用软件采办风险管理的流程模型和军用软件采办的寿命周期划分,并将军用软件采办风险管理流程与采办寿命周期过程相结合,描述了采办主体各方的风险管理活动.最后,构建了军用软件采办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分层负责的风险管理机制,对提高军用软件采办风险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9.
2012年,昌飞公司有3人被中航工业授予首席技能专家,林丽是3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女性。别看她个子不高,但在工作中却技术高超;别看她很普通,但创造的工作业绩却一点儿也不普通。林丽在中航工业昌飞直升机铆装战线立足本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二十年来,对直升机铆接装  相似文献   
90.
陈黎 《军事史林》2013,(3):58-61
轰炸机无人化可显著提高飞机的突防/生存能力,避免战时人员伤亡被俘,更适于长航时飞行以满足特定任务领域需求,并有助于降低飞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当前,美国、欧洲、俄罗斯都已开始研发具备强大对地攻击能力的新一代无人作战飞机。在此背景下,突防力更强、威慑作用更大的轰炸机何时能实现无人化,日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