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基于对载波序列的相位进行编码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跳频通信技术-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阐述了利用载波序列携带用户数据信息的差分相位跳频通信的原理,给出了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通信的系统构成。讨论了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系统的传输和同步.跳频图案的随机性和功率谱的均匀性.以及跳频组网应用的问题。还分析了CHESS系统所采用的差分(频率)跳频技术的特点及其固有的局限性,并且指出:若采用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技术,则可从根本上消除CHESS系统存在的局限性。并可构成易于与传统跳频系统相兼容的新一代跳频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42.
本文主要阐述了跳频佯动的概念及其网络特点,分析了跳频佯动网的规划和组织问题,提出了跳频佯动战术应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43.
本文在简述卫星通信抗干扰体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提出了卫星“自适应、突发、宽带、跳频抗干扰通信体制”,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实现方案,为建立一个实用的卫星抗干扰通信链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简要介绍了跳频通信技术发展概况及其用到的关键技术,说明了锁相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组成部件的基本特点.然后从相位角度分析了锁相环环路模型,给出了相位传递函数;再分析环路带宽并推导了与其有关参数的关系式,从而推出加快频率锁定关键技术的原理.最后详细说明了实现快速跳频的原理,并以ADF4193芯片为例作,对环路带宽的设计做了说明,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5.
双稳态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可变结构的设计.针对反对称铺层的圆柱壳,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Standard准静态分析,模拟其双稳态跳变过程和跳回过程,探讨在整个连续过程中圆柱壳上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应力随时间和载荷变化的趋势,从而对该类可变结构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材料圆柱壳跳变过程中最大应力出...  相似文献   
46.
自适应跳频通信受扰信道无源确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及时确认被干扰信道是自适应跳频通信躲避干扰的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受扰信道无源自适应预测评估算法 ,无需发射信号就可以识别干扰信道并预先躲避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方法简单 ,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47.
本调研报告首先探讨了短波自适应跳频的必要性与自适应跳频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的信道/干扰模型、误码率分析、纠错编码技术、自适应功率控制、系统性能论证实例以及未来展望。由于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把窄带频率自适应系统的自动线路建立功能优势与宽带扩频系统的抗电子干扰乃至低截获概率/低检测概率优势相结合,必将使现有普通“盲”跳频系统发生革命性变化,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48.
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了SG高压水室在典型负荷波动下的热应力,根据所计算出的峰值应力循环幅,引用低周疲劳设计曲线,对结构的低周疲劳用ASME规范进行了评估,发现SG在典型载荷循环下不产生显著的低周疲劳损伤。  相似文献   
49.
本文首先概述了外军通信对抗装备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和介绍了对跳频、直接扩频(DS)以及地域网、JTIDS、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的对抗策略、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50.
分析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的基本技术特性和优点,典型产品的性能,微波扩频无线网络的组成方法及应用.重点论述了微波直接序列扩频无线网络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