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差分跳频(DFH)中用户数据对频率选择的约束性较弱。对此提出一种卷积编码的多序列跳频(CC-MSFH)系统,无需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长度为N的编码数据分组从一簇2N个正交跳频序列中选出某个序列,并在该序列的当前频率上发送单频信号。相比DFH,CC-MSFH保持了信号健壮性,又使发送频率受跳频序列的强约束,因此,可以采用窄带接收来抑制异频干扰。计算和分析表明,在瑞利衰落信道中,CC-MSFH能够有效对抗部分频带干扰,在小信干比下误码率明显低于DFH。  相似文献   
62.
短波跳频电台抗干扰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确保通信的抗干扰性和隐蔽性.为正确利用短波跳频电台必须对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短波跳频电台的特点,研究了其抗干扰性能.得出了短波跳频电台的抗干扰性能与跳频电台的跳速、跳频带宽、跳频点数之间的关系,对正确应用短波跳频电台和提高其战斗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外军通信抗干扰发展趋势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外军现役通信抗干扰装备的技术水平.分析了其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4.
针对常见的几种干扰方式,本文对短波DFH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提出了一种单频瞄准干扰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65.
探讨了狭义和广义宽间隔跳频码序列,并对分别构造狭义和广义宽间隔跳频码序列的两种算法即随机平移替代法和随机均匀转移替代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仿真和比较,从而得到结论:随机均匀转移替代法的整体性能不如随机平移替代法;随机平移替代法是一种构造狭义宽间隔跳频码序列的较理想的算法,且易于实现,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针对节点定位精度以及安全性,提出跳数矢量的节点定位算法(Hop Vector-based Node Localization Al-gorithm,HVLA).通过控制包的交互,获取跳数信息.然后,锚节点依据跳数信息构建跳数矢量,再利用质心定位算法估计未知节点的位置.同时,利用未知节点反馈控制包的响应时间,丢弃一些发布虚假数据的节点,进而实现定位数据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算法,HVLA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平均定位时延下降了约30.22%,剩余能量率也提升了13.33%.  相似文献   
67.
七叔买房     
前段时间,我回家乡探望父母。七叔听说我回来,专程从40多公里外的生产队赶到我家“求”我,帮他在大连买住房。  相似文献   
68.
一种跳码直扩通信技术体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直扩通信技术体制在军事通信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跳码直扩通信技术体制及其扩展型跳码/跳频混合扩谱通信技术体制,分析了其基本性能,该体制可望解决常规直扩通信技术体制中的一些难题,提高军事通信中直扩通信系统的反侦察能力。  相似文献   
69.
针对跳频通信中跟踪干扰的问题,分析了跟踪干扰及其对应的干扰椭圆,结合跳频信号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跟踪干扰的数学模型;在调制方式为M FSK的情况下,给出了跟踪干扰对FH-MFSK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跳频通信系统遭受跟踪干扰时,系统的误码率升高,抗干扰性能下降明显,而采用多进制频移键控调制可以提高系统的抗跟踪干扰能力;最后给出了抗跟踪干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0.
通过在桩-土界面设置接触面,选用合理的单元类型,建立了较为符合压入桩压桩实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得到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元生死技术对压入桩压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成层地基压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竖向应力及应变随压桩深度的动态变化。选用桩型为钢管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桩深度的增加,桩内桩周土体的竖向应力(或应变)一直表现为压应力(或压应变),且逐渐增大;桩外桩周土体的竖向应力(或应变)逐渐由压应力(或压应变)变为拉应力(或拉应变)。随着压桩深度的增加,桩内桩周土体前3层竖向应力(或应变)的变化幅度基本一致,第4层的变化幅度增大;桩外桩周土体每2层土之间的差异都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