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兵团建设》2005,(1):37-38
随着小泉连续四年参拜靖国神社,中日政治上的高层互访几乎停滞。“中国威胁论”出笼,使中日关系逐渐蒙上军事色彩。日本极力谋求“常任”席位,更使中日关系复杂化。日本的举动考验着中国外交,我们必须从战略上予以把握,并时刻准备应对更严重的局面。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在中日关系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危险的一步。请看,本刊综合《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有关报道编辑的这篇“时事追踪”。  相似文献   
102.
豫夫 《当代海军》2005,(11):28-30
10月底,传说己久的台湾第一份《国家安全报告》将出台。这份《国安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对岛内各行政部门的安全政策进行整合,由“国安会”提出总体“国家目标”,大幅度调整台湾的“安全战略”,在“外交”和“国防”上突出强调“转守为攻、主动出击”方针,从战略角度勾画未来台湾的安全发展方向。日前,这个新战略已经部分实施。台湾当局对这份《国安报告》高度重视,陈水扁曾5次亲自主持“国家安全会议”商讨有关内容,“国安会”的幕僚广泛  相似文献   
103.
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国家地形也相当不利,最窄处仅14.5千米,边境线漫长,难以据守。历史上,以色列曾经历过多次战争,与周边国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周边安全环境一直非常紧张。恶劣的地理位置和安全环境,令以色列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国防工业,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以色列长期以来都采取了以“国防高科技工业为立国之本”的战略方针,高度重视国防。长期的战争状态迫使以色列每年将大量经费用于国防,年度国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常年占10%以上,对国防工业的投资占整个工业投资的50%。经过多年发展,以色列的国防工业体系完整、技术先进,不但…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开始了国际交往,但是从事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外交还是在建国后以执政党的身份与外国各种类型政党的交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时能够结合时代主题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形势的发展、政党外交的规律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国情,奋力开拓、不断创新、逐步深化,从而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树立党和国家的良好国际形象、促进国家关系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到中国维和警察工作的发展,以及参与维和行动的具体实践,体现了大国责任,实践证明,参与维和行动已经成为可调动的战略资源,为融入国际安全机制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彭光谦 《国防》2002,(5):14-15
今年人大会上,我国政府宣布2002年度的国防开支有所增加,但无论就其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低水平的.我国的国防开支不仅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不在前列.以中国的国防开支为由,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完全是徒劳和别有用心的.  相似文献   
10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内外环境。邓小平经过对世界局势的深刻观察,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把争取和平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注重捕捉历史机遇,实事求是地调整对外政策;广交朋友,但不当头、不称霸,为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建设强大的国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晟  李华 《国防》2006,(1):1-6
和平发展的根本是以经济制度为主的国家制度创新,但国家制度的创新必须在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下进行。强大的国防是营造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基本手段,是国家制度创新的基本保障。和平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深入融入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有效的国防建设支撑,强大的国防是维护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基本要求。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更需要强大的外交能力,但当代及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军事实力仍是国家外交能力的重要标志,强大的国防是培育、发展外交能力的基础。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文化根源,中国的和平发展首先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振兴与凝聚,尚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强大的国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母体和基本保障。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要创建和谐社会,要实现和平发展,就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  相似文献   
109.
姜书铭 《国防》2007,(5):63-66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周边安全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海防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0.
魏岳江 《国防》2007,(8):16-18
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军事训练的最高阶段,是紧贴实战的训练活动,是战争的预实践.军事演习的种类较多,其中,"检验性演习"和"研究性演习"是"玩真的",都是实弹、实爆、实兵演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联合军事演习在媒体上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