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21.
针对传统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在多聚焦图像融合领域应用中面临的参数繁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剪切波(shearlet)变换与改进型PCNN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相比以往的变换域方法,shearlet具有理想的图像信息捕捉性能以及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因此,可利用shearlet将待融合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其次,对经典PCNN模型加以改进,综合运用清晰度水平以及协调矩阵完成低频子带图像以及一系列高频子带图像的融合过程。最后,运行shearlet反变换得到最终融合图像。仿真实验选取了若干组待融合图像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在主、客观评价两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22.
介绍了一种先利用初级源进行小功率合成产生微波波段拍波 ,然后再用单只行波管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产生较高功率微波波段拍波脉冲的方法 ,目的在于为高功率微波效应研究提供方便、实用的拍波效应源。实验结果显示 :利用单只行波管放大器可以在微波波段产生拍频为 1MHz~几百MHz的拍波 ,并可以调节两个频率分量在总输出中的功率比例 ,实验获取的拍波脉冲输出功率为 2kW ,脉冲重复频率为 10kHz。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可以满足部分高功率微波拍波效应研究的需要 ,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3.
《国防科技》2002,(8):62-63
从美国特种部队新兵训练营熬出来的人,都说自己的教官是特种部队中的“魔鬼”,而我的教官——波纳斯可以说是一个最凶的“魔鬼”,在整个训练期间,他把我整得死去活来。但时至今日,我却从内心深处特别感激他。  相似文献   
224.
从干扰激光导引头搜索和识别制导信号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对干扰信号重复频率的要求.研究结果显示所需的重复频率可以小于以往要求.利用激光制导武器光电干扰仿真系统,以某型采用比例导引规律的激光制导炸弹为仿真对象,研究了当干扰信号的重复频率略小于波门宽度的倒数时,对激光制导武器进入制导飞行后的干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激光制导武器的制导段仍然能够达到较高的干扰概率.  相似文献   
225.
膨胀波火炮利用弹丸在膛内运行到一定位置时提前开闩的方法,实现了在不降低弹丸初速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小火炮后坐的目的。根据膨胀波火炮的工作原理,主要针对膨胀波火炮2种不同开闩方式分别进行讨论,着重对最新设计研制的双门式炮闩膨胀波火炮进行内弹道建模与仿真,并且计算膨胀波速度和行程,进而获得最佳开闩时机。  相似文献   
226.
用胸腔体积描记法通过从气压变化→电信号→数字信号的转化过程,将家兔的胸腔体积变化转变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过滤波、信号识别、各种影响因素的校正,从而实现了对家兔呼吸参数的准确测定。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在不影响动物呼吸的清醒状态下实时测量呼吸参数,特别适用于吸入暴露时的呼吸测量。  相似文献   
227.
鱼雷发射时,对高压氧气舱中的氧气起开关作用的启动阀快速开启,从而在启动阀的两端产生激波和膨胀波等两种扰动波.考虑了高压氧气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及分子所占体积的影响,采用范德瓦耳斯公式来代替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同时建立了扰动波的数学模型,并推导了气体在接触间断面上的速度计算模型,仿真计算得出激波波阵面上的温度、由膨胀波所引起的低温及其它物理量的数值,为分析氧气鱼雷使用高压氧气的安全性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28.
马庆恒 《国防科技》2003,(11):79-79
隐身技术首先应用于航空领域。它几乎是与1935年英国的防空雷达技术同时出现的。目前,在美国马里兰博物馆停放着一架纳粹德国1945年初研制的原形复制飞机,它是由德国空军一个绝密集团秘密研制试飞的,其外形酷似当今美国最新型B-2隐身飞机。英国很早就注意到了反雷达侦察技术的应用,在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就研制出一种用胶合板、云杉木等材料做的双引擎“蚊”式轰炸机,它速度快、飞行高度低,更重要的是对方雷达屏幕上几乎看不到它,因此,这种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损失最小。这是用木质材料作为隐身技术的最早应用事例之一。  相似文献   
229.
对模拟油罐内油气混合物爆炸冲击波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直径为1 m的模拟油罐中进行了油气混合物爆炸模拟实验,建立了模拟油罐油气混合物爆炸的数值仿真模型,并借助大型商业软件Fluent6.2完成了数值仿真研究.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值较为吻合.模拟实验和数值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油气体积分数、罐内初始温度等决定模拟油罐油气混合物爆炸压力的大小.油罐内爆炸压力波的振荡特性对金属油罐结构来说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230.
卫星隐身技术在空间攻防系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与在地面装甲车辆、舰船、飞机上应用的隐身技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卫星研制条件以及所处的太空环境不同,卫星隐身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更具有挑战性.基于卫星工程应用,归纳了卫星隐身需求、应用环境等,重点介绍了国际前沿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手段、红外及可见光隐身手段,同时探讨卫星隐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