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1997年7月上旬,中央电视台军事部编导陈大元等三人顶着酷暑烈日,从北京风尘仆仆来到古塞宁武关,为《军事天地》节目拍摄北宋名将杨业与辽军血战的古战场———陈家谷。我作为宁武县文联的负责人,权作向导,参与了这次拍摄工作。《军事天地》是写实节目,这次拍摄...  相似文献   
212.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提了张辉瓒。”  相似文献   
213.
古人视“右”为上,视“左”为下。唐代称贵族为“右族”,被贬降职的人,称为“左迁”。清代以前,凡朝官班次皆以文职居左,武职居右,故称武官为“右列”。  相似文献   
214.
深圳市,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对它的过去却知之甚少。在深圳市东部大亚湾畔,至今仍屹立着一座古城———大鹏城。它是明、清两代广东省东部海防重镇,自明代开始管辖着现今深圳、香港以至惠阳部分地区的海防,在清代遏制鸦片走私及抵御英国殖民者侵略的斗争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是深圳、香港两地近代历史的见证者。一、大鹏城的建置大鹏城是明代抗倭防盗的产物,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奉命修筑东莞守御千户所城(今深圳市南头古城)和大鹏守御千户所城。这两座所城均隶属于南海卫东…  相似文献   
215.
马岛战争中,为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争取军事反击的准备时间,英国实施了卓有成效的外交动员.其做法启示人们:在处理主权争端时,必须加强法理研究,以充分的法律依据获取坚实的理论支撑;加强对外交往,以不断扩大的共同利益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趋利避害,利用矛盾分歧化解相关国家“一致对我”的风险;防止外力介入,以鲜明的立场避免主权争端复杂化.  相似文献   
216.
林怡 《军事历史》2012,(3):13-18
军事危机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军事危机管理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基本理论、历史案例研究和模拟实践等方面相继推出了大量研究成果。中国关于军事危机管理的系统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加强,相关著述大致可分为军事危机研究和军事危机管理研究两大部分,并提出了诸多学术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217.
岳峰 《军事历史》2012,(3):37-39
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军事运动议决案》。这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创建以来作出的第一个军事工作方面的决议,标志着党的核心决策层将军事工作纳入了推进中国革命的全盘工作筹划,凸显了军事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增强。《军事运动议决案》的提出,既反映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军事问题上的探索成果,也对后来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18.
郭兴福教学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兴福教学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由战争年代"以战教战"向和平时期"以训备战"战略转变及贯彻"以我为主"军事训练方针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它经历了萌芽培育、成形提高、推广普及三个阶段。郭兴福教学法科学地反映了军事训练的客观规律,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长久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郭兴福教学法,重在把握其精髓实质,着力解决运用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219.
孙中山16年间流亡海外,远离斗争前线,曾为革命党的起义募得大量资金.组织者的衣食住行,购置武器装备及运送,雇募起义人员,抚恤牺牲烈士,安置收容失散人员等无一不依赖资金.革命党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多种劝捐方法并用,获得多寡视劝捐力度而丰欠不同.由于孙中山及革命党未能建立后方根据地,后勤供应完全依赖他援,终至左支右绌.  相似文献   
220.
长平之战中赵国以赵括替换廉颇为将作为战国时期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起因源于司马迁之“反间说”,认为赵国换将是因秦间之谣言所致,千古因袭.综合各种史料重新考量之,其实并非如此.以赵孝成王为核心的赵国领导层临阵换将,其原因有三:经济状况是迫使赵国换将的根本原因;军事抉择是赵国换将的直接动因;国内政治派别斗争是赵国换将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