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1.
给出了基于 Struts 框架的 ERP 系统设计和实现,通过程序详细探讨了 Struts 的三个主要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采用的处理方式,并针对 WVC 模式的 view 层提出了采用 rich client 技术,提高了 Serv-er 端的处理效率,降低了系统各层次之间的耦合度,使系统易于开发和维护。  相似文献   
612.
从新一代网络教育标准体系的架构入手,结合学习管理系统标准,提出了用标准格式绑定学习单元的方法,并且结合项目反应理论,实现了自适应学习管理和跟踪。标准化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教育资源在不同系统间的交互、共享和重用,而自适应的学习跟踪使得远程网络教育过程更符合人的学习规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13.
论四值动态代价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文献[10]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四值动态代价分析方法引进故障电路代价FC和故障可测度T的新概念的必要性。并从预报数字电路中的不可测故障、提高故障敏化效率和选取引线置值模式的效率三方面,对四值分析与文献[1]的二值分析进行了详细比较,结论是:四值分析定义的可测度比二值更接近数字电路实际,加速测试生成的效果更好。实践表明,四值分析用于自动测试生成系统ATGS,所节省的计算机CPU时间为二值分析的3倍。  相似文献   
614.
针对病态线性模型病态的实质,提出回归系数的0-c型岭估计。首先研究它的均方误差的最优化问题,给出了参数的最优值或最优值的一个上界和下界,证明可以选择参数,使它在均方误差的意义下优于LS估计。其次,研究它的偏差,证明存在0-c型岭估计优于LS估计,且比岭估计β(k)具有较小偏差。最后证明它的可容许性,并讨论在实用中它的岭参数选择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615.
聚碳硅烷和沥青分别是转化SiC纤维和碳纤维的先驱体,两者共混或共聚就可以得到一种新功能纤维──SiC-C纤维的先驱体。该先驱体的可纺丝性直接与聚碳硅烷和沥青的性质相关,只有两组份的可纺丝温度区间交叉才可能得到可纺性好的聚碳硅烷──沥青共混先驱体。该研究结果对于制备SiC-C纤维时选择组份材料和共混工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16.
阐述了复杂可修系统可靠性统计分析的特点及威布尔过程模型的适用性;引入修复影响系数对威布尔过程模型作了改进;给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617.
运用随机点过程方法,从理论上对可修系统能否进行分段试验进行了研究.论证了对于泊松过程模型分段试验的可行性,并研究了分段试验对参数估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18.
619.
文中定义了在当代向量计算机上可高效实现的merge与pos函数,提出利用二函数消去do循环中forward—if与search—if的方法。本文讨论了向量化forward—loop的一般性方法并引入封闭子图的概念,给出一种简化语句执行条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620.
纯方位目标跟踪系统的可观测程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首先建立了纯方位目标跟踪系统的动态模型和一个最小二乘估计器,分析了该系统的完全可观测性。在系统完全可观测的条件下,引入可观测程度这一概念。文中定义了两种描述系统可观测程度的方法。它们都很好地反映了系统可观测程度随跟踪时间的变化过程。研究发现,纯方位目标跟踪系统往往是弱可观测系统,这正是系统跟踪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然而,文中表明的系统可观测程度同跟踪几何态势关系密切这一事实,又使得从己艇机动入手解决跟踪效果差的问题成为可能,就是通过极大化系统的可观测程度优化己艇的机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