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科学发展观是基层建设的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握抓基层的正确方向,树立抓基层的科学理念,确立抓基层的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2.
北京有个"王府井"。津门有条"和平路"。和平路,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平区,是天津市最为繁华的步行街。这里人群川流不息,商品琳琅满目,是人们购物的"天堂"。街道两旁"军民团结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等一幅幅精美的双拥文化灯箱,更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近年来,和平区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拥军工作也与时俱进、屡创佳绩,曾连续5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相似文献   
13.
<左传>里有个"弦高退敌"的故事.说的是公元前627年,秦国派大将孟明视秘密出兵入侵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在贩牛途中得知这一消息,急中生智,一面派人星夜兼程回郑国报信,使郑国早做准备,一面选了20头肥牛作为犒劳秦军的礼物,亲自上路迎秦军.  相似文献   
14.
国防教育是提高全民国防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应重视在完善体制机制、突出教育重点、创新方法手段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西隆安县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要求,狠抓党政干部国防教育,有效强化了党委政府领导和机关的国防职责意识、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该县先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评为"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县委书记容康社被广州军区评为"国防之星"。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市场比较法的运用原理、要求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步骤,并将该方法在火灾损失核定中具体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最后总结了商品核定损失工作中的经验,为火灾损失核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秀 《国防》2002,(5):58-58
前不久,从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市一群三年级学生在电影院里看到电影《紫日》中日本士兵拿中国活人练刺杀的镜头时,竟然发出哈哈的笑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在震惊之余,不免生出许多痛心和忧虑:中国的孩子竟然不了解日本侵华战争这个历史常识,竟然会不知道这段负载了中华民族三千万生命和几亿人血泪的沉重历史。作为教师、作为家长,我们又能找出什么理由来减轻自己的责任呢?  相似文献   
18.
白明霞  张年祥 《国防》2002,(10):33-33
通过深入的国防教育来强化全民国防观念,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从当前军事斗争准备形势和国防教育的任务来看,国防教育要履行好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历史使命,必须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在教育内容上,要由一般国防知识的灌输向学习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有关理论转变。要加强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重要意义的学习,认清未来战争是反侵略、反分裂的战争,是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正义战争,战争胜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根  相似文献   
19.
刘君  徐怀伦  仇成梁 《国防》2002,(10):36-36
“让《国防教育法》走进千家万户,让国防观念根植百姓心中。”江苏省新沂市在大力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国防建设的支柱地位不动摇,以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国防教育法》颁布以后,他们总结出的“四结合教育法”,使国防教育在全市人民中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真正实现了立体化和全民化。 经常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该市坚持把学习宣传《国防教育法》贯穿于年度工作,列入市委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论大动员观念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动员观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在服务对象上,强调服务于国家安全;在动员原则上,强调平时与战时、军用与民用更紧密的结合;在动员机制上,强调发挥动员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文章着重指出,要使大动员观念深入人心,必须把大动员观念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加强大动员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