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这篇访谈难免有溢美之词,之所以发表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美海军一些职能部门在应对军事变革的今天,能够从实际出发,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己任,精益求精。这一精神是所有现代军人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552.
杨鹏 《当代海军》2004,(11):28-31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台湾空军已基本实现了“战管自动化、防空整体化以及建立有限先制反制作战能力”的建军目标。近年来,台湾空军立足于“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战略,更加突出积极防御、远程防御,综合作战能力明显加强。目前,拥有官兵约6.8万人,主要辖有7个战斗机联队和5个独立中队,编有各型作战飞机400多架。其基本上实现了由第二代机向第三代机的过渡,成为打击舰艇编队的重要兵力。  相似文献   
553.
2002年4月,俄罗斯政府宣布苏霍伊设计局赢得了俄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合同,这实际正式终止了MFI的研制,从而结束了这项已耗资20亿美元,研制了近20年的俄罗斯军机工业中最野心勃勃的“赶超”计划。当然,目前事情尚未完全了结,米高扬设计局的私有化问题以及如何保持该设计的技术力量、如何拯救MFI和是否研究21世纪的MFI等仍是余波未尽的新话题。  相似文献   
554.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4,(10):76-79
美军美国空军制订空间武器投射系统研制计划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9月8日报道,美空军官员说,空军正在制订计划,以使拟用于其下一代无人空间投射系统的技术进一步成熟。该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2010年底以前能够制造出经济可承受的小型一次性火箭;第二阶段是到2015年以前能制造出一次性/可重复使用“混合”系统;第三阶段是在2025年以前开发出完全可重复使用系统的所需技术。该计划来自对未来攻击系统选择方案的研究。要求小型一次性投射系统能将450~900千克的载荷送入轨道;能在下达命令后的48小时内完成发射。美空军认为小型一次…  相似文献   
555.
556.
《国防科技》2004,(12):82-82
美国《每日防务》2002年4月报道,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斯奈克玛和泰利斯公司昨天与巴西飞机工业公司签署协议,建立了针对巴西7亿美元F—X战斗机项目的“幻影”2000BR竞争联盟。巴公司领导的小组将与提供F—16C/D战斗机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小组、提供JAS—39“鹰狮”的瑞典萨伯和英国BAE系统公司小组及俄罗斯的“米格—29”和“苏—35”飞机形成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557.
航空史本来就是一部英雄创造的历史。当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在50年代研制出F-104战斗机时,曾经宣称它将是“最后的有人战机”。然而当美国空军的第四代战斗机F-22“猛禽”出现之后,飞行员们依然控制着他们搏击了一个世纪的天空:正如传奇式的红色男爵所言,飞行员的个人飞行技术是决定战斗胜负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8.
综合视角     
《现代舰船》2012,(1):8-9
声音Voice"他们(指中国)有强大的经济做支撑,所以,他们的军队发展壮大,我毫不怀疑会看到在航母方面有这样的发展。他们已经表达了再建造几艘航母的意图,所以我的确认为建造航母的活动会持续这整个1 0年。"——罗伯特·威拉德,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  相似文献   
559.
邓肯 《现代舰船》2012,(10):32-35
近年来,中国引进图-22和苏-34的传闻是出现了一波又一波。但究竟哪种飞机更适合我们?中国海军未来应发展何种打击力量?这恐怕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海空打击溯源从二战开始,航空作战和海战就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厮杀主要就是双方舰载航空兵和岸基航空兵的死斗。相对于舰艇40千米左右的打击距离和观测能力,航空兵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拥有了超过300千米的打击能力和超过600千米的侦察能力,极大地扩展了海上交战的范围,将传统水面战斗淘汰到了次要位置。在二战中水面战斗舰艇的战斗基本就只能发生在飞机无法作战的夜间或者次要战场,航空兵成为了大海的主宰。对于现代海战来说,随着探测距离的不断增长,特别是作战飞机广泛  相似文献   
560.
阅读     
《现代舰船》2012,(10):58
米格-29——第三代战机之最经典(Ⅰ)(Ⅱ)作者:叶菲姆戈登等著李向阳译出版: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年3月本书深度揭秘了米格-29的研制过程、构造、性能及出口情况。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开始进行第四代战斗机的概念性工作。第四代战斗机将装备新型空空导弹和复杂的武器控制系统,最新科技都将被应用其中。苏联三家顶尖的飞机制造企业都参与其中。1977年10月米格-29第一次试飞。在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