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小型发动机使用微乳化柴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配制了含水15%的微乳化柴油,在ZS1115YANM发动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考察了使用微乳化柴油时的油耗和排放.结果表明:尽管微乳化柴油的油耗与基础柴油差别不大,考虑到微乳化柴油中的含水量,综合节油率可达到13%以上;微乳化柴油的排气烟度增加,CO排放增加,NOx排放降低,HC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272.
273.
《宁夏科技》2003,(3):76-81
1953年,中苏两国签订协定。其中包括苏联帮助中国建造一个坦克制造厂和一个坦克发动机制造厂,生产T-54A中型坦克和B-54A发动机。两厂于1955年动工兴建。1955年11月中国从苏联进口T-54坦克和T-54A坦克15辆作为原型车,开始仿制苏联当时最先进的T-54A坦克,它在50年代末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试制工作于1958年8月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274.
275.
弹性直槽式摆盘发动机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弹性直导槽约束的摆盘发动机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该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为解决运动部件不平衡性引起振动和噪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6.
英国     
《国防科技》2003,(9):86-86
  相似文献   
277.
油泵车是装设取力器、增速器、油泵等设备用于部队输转油料的专用汽车,以油泵工作特性和汽车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为基础,以按需取力、经济运行为目的,探讨了油泵车上油泵增速器传动比的优选法,这对保证发动机泵机组的优化匹配与合理运行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8.
燃烧室压力对潜入式喷管喉衬热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燃烧室压力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潜入式喷管热应力影响规律的问题,采用商业流体软件,基于压力求解器,求解了喷管纯气相的流场,确定了燃气温度、压力、壁面对流换热系数;采用有限元软件,依据流场计算的非均布壁面压力与非均布对流换热,求解了燃烧室压力为6 MPa下的潜入式喷管热结构问题;通过地面点火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与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279.
二十一世纪的军用航空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战斗机动力已实现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其性能和战备完好性有了大幅的提高.通用核心机技术、智能发动机技术、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和多电发动机技术将使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在未来20年取得较大的进步.脉冲爆震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将使经济的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飞行成为现实,正在探索中的新概念发动机将使航空动力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280.
激波对超声速流中横向射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激波对超声速流中横向射流的影响,在超声速流中利用长9mm、坡度为23°的斜坡产生激波。组合利用高速摄影仪和纹影仪拍摄激波入射在气体和液体射流的不同位置,以及相同位置不同喷注压降时的流场纹影和阴影图像。结果表明,激波对气体和液体横向射流的影响基本相同,都表现为入射激波增强了湍流度,扩大了燃料空间发展区域,增强了与主流的混合,激波入射在射流的前部比射流的后部影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