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田德余 《国防科技》1995,16(4):5-10
本文概述了碳笼(C_(60))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2.
建立起各向同性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在蚀刻速率比为常数时的径迹蚀刻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提供了一整套蚀刻参数的计算公式,充分利用容易测准参量,避开不易测准参量,提高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散布分析的固体导弹最大射程评定方法,将系统辨识、性能散布分析和统计分析有机结合,实用性强,对固体导弹试验鉴定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4.
研究了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工作特性。研制出了能量高、燃速高、燃速压强指数高、低压燃烧性能好的铝镁贫氧推进剂配方。采用连管式试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5.
对基频与二倍频兰姆波相速度严格和近似相等两种情形的二次谐波发生问题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分析,给出了基频与二倍频兰姆波相速度近似相等时二次谐波积累效应的形成过程及解,以及二次谐波各个部分波的相位与传播距离成正比的结论,还给出了兰姆波的二次谐波具有空间积累增长效应的传播距离范围。数值结果表明,适当的兰姆波频散可使固体板表面的二次谐波法向位移分量增大。  相似文献   
166.
应用改进的移动火焰锋面(MFF)模型,分析了环境压力、温度等参数对碳颗粒燃烧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固冲发动机补燃室内碳颗粒的燃烧过程,得到了固冲补燃室环境中的碳颗粒燃烧特性,并通过固冲直连式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补燃室中大部分碳颗粒在进气道出口附近燃烧。  相似文献   
167.
为了分析几何参数对星形药柱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在有限元软件MSC.Patran/Nastran平台上,用Patran的二次开发工具PCL(Patran Command Language)实现了星形药柱建模与分析的参数化。研究了星形药柱最大Von Mises应变随药型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星形药柱肉厚、星角系数、星角数以及沟槽顶弧倒圆半径等对药柱结构完整性影响较大,药型设计时应重点关注这些参数。所提出的方法和相应结论可为固体发动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提出将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控制。为此,在分析SOFC动态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其阶跃响应模型。控制目标是使SOFC的输出电压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收敛到恒定的数值。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算法应能提高SOFC输出功率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9.
“设计是产品质量的源头,没有完善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明确可行的技术要求,就谈不上合格的产品质量和优越的产品性能”,航天四院的设计师们深知设计在产品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坚持“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以技术方案的零反复、设计文件的零差错确保产品质量源头。一次次的方案论证,一页页的图文编写,一台台的批产交付,无数次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0.
针对经验法无法保证细观尺度下粘接界面(推进剂/衬层/绝热层)内聚力模型准确性的问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拉伸实验,记录粘接试件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结合Hooke-Jeeves优化算法的反演识别方法,对界面所采用的双线性内聚力模型参数进行反演识别,并通过界面单元的损伤因子(SDEG)变化曲线结合实验结果开展界面损伤分析。结果表明:加载速率为1.2 mm·min-1时,模型的界面刚度、最大名义应力、界面失效位移分别为6.40 MPa·mm-1、0.72 MPa、1.80 mm;ε为8%、18%时,仿真与实测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位移(Ux)平均误差分别为7.1%、4.9%;损伤因子(SDEG)变化曲线可较好地表征界面的损伤过程。该反演识别方法的精度较高,为细观尺度下粘接结构界面模型参数的精准获取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