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张大维 《国防科技》2014,35(4):46-49
科学、合理地配置费用对于加强装备体系建设、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基于价值工程的装备体系建设费用结构优化模型,并引入强制确定(Forced Decision)法,通过实例讨论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2.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新疆稳定、发展中的新变化和兵团屯垦戍边出现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兵团又好又快发展和更好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3.
正《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大事。它表明中国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基础上开始形成价值自觉,是中国对社会主义事业从制度、道路到价值建设的最新贡献,也是传统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的时代成就。中国的和平发展,既要复兴中华古老文明,又承担着振兴社会主义制度的重任。中华民族的复兴,包括了复兴、包容、创新三个内容:复兴原生文明,催生中华文明走向全球;包容西方文明,塑造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创新人类文明,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  相似文献   
164.
正每个人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涓流汇海、积土成山,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才能夯实社会的道德基础一直以为,天地以其灵气孕育的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为神奇的群体。每个人都是独特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的载体。他们需要柴米油盐维持物质的生命,也有着对群体价值观的追求。作为中国的现今社会,这个核心价值观,可以用24个字高度浓缩,那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相似文献   
165.
正看完《当代兵团》3月上半月刊"特别观察"栏目刊登的"心灵的力量——兵团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巡礼"系列文章,我感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栏目刊登了8名兵团各个行业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模范人物的事迹,虽然他们的义举各不相同,但都令人感动与钦佩。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兵团上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66.
孙楠 《中国军转民》2024,(3):154-155
在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的时代,红色短视频日益成为高校思政课的优质教育素材。红色短视频天然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立体化艺术呈现效果,与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导向深度契合,在短视频用户人数逐年跃升的发展态势下更显示出了其内部蕴含的能够激发人们共情思维的强大影响力。把红色短视频与高校思政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全面达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7.
价值与情感的互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交换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实质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应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的一种社会互动行为,而价值观念与情感的互通交流是其最为突出和显著的特征.从社会交换论的视角分析价值观念交流和情感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角色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三个方面的各自作用和表现,可以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本质有一个更为清晰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8.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经典,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精神价值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代代传承、体味和发展。"两论"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出哲学上的理性回答;"两论"在实践上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在理论上则体现着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一致性;胡锦涛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继承和发展"两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科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拓宽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69.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既是人民军队具有永恒魅力的根本性建军原则,也是处在新的历史方位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需要不断解决的时代性课题.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人民军队互动关系的特定视角,认真总结党领导军队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刻认识这一原则的"执政价值",从而使我军更加自觉地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确保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治国理政任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0.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逐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科学家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元素,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育人的重要范本。本文立足于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探讨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意义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