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在短短4年时间内,歼灭装备精良的807万国民党军,迎来r新中国的诞生。解放战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智慧。这里就让我们循着这场战争的轨迹,去探析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与军事指挥艺术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62.
朱岩 《军事史林》2013,(9):36-38
平型关战役是国民党第二战区拟定的“太原会战”计划的一部分,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山西境内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对日战斗。“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和国民党中央军、晋绥军等先后投入8个军近10万兵力,历时19天,在长达百余里的长城线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抗击日军的战役。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共同御敌的一次成功范例。在整个战役中,国共两军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没能够扭转战场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63.
徐焰 《国防》2013,(9):76-77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华民族百年来首次获得对外反浸略大战的胜利,全国人民的兴奋和喜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领袖人物考虑的问题则更多、更远。国共双方在10月10日签汀了两党都表示和平愿望的《会谈纪要》,其中的内容却是各自阐明立场,并没有达成实质性协议。  相似文献   
64.
庹平 《军事历史》2004,(4):23-29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时,国民党军最高指挥机构也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并指挥其在华北敌后的军队打游击战。总的来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比较,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其规模和成绩都不大。本文拟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作一探讨,略陈管见。一、国民党军“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65.
《当代海军》2004,(2):21-22
国民党政府迁台后少有战事,俗话说:“军人的事业在战场”,失去舞台的台湾军人难以再有辉煌战功作为加官晋爵的基础。台“国防部”将军人晋升的条件已经修订为以学历、经历为基础,但其实最根本的还在于长官的印象。  相似文献   
66.
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约120万人,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南京、上海、武汉、杭  相似文献   
67.
黄海 《政工学刊》2011,(8):72-74
一代名将贺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湖南湘西大山群峰中的一个穷山村走出来,靠两把菜刀闹革命,最终成长为一位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开国元帅。他在战争年代留下的许多传奇色彩的英勇战斗故事,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笔者在这里记述的,只是贺龙元帅60多年前在丰镇舌战国民党和美国军事调停代表团的故事。  相似文献   
68.
何立波 《环球军事》2011,(23):46-47
50.年代至今,虽然国民党和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时有变化,但回击相关国家的无理挑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宣示其对南海的主权,一直是其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69.
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使用了大量坦克参加作战。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来不及撤走的许多坦克曾被我军和国民党的军队所缴获、利用。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就是在收集日军遗弃坦克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这些坦克大都被淘汰了,就  相似文献   
70.
冯戎 《政工学刊》2006,(5):55-56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两个军一个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军队总数的2/10,是除国民党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同时,还征壮丁300万人补充抗日队伍,约占同期全国征壮丁数的1/5,为全国各省之冠,以致当时前线有“无川不成军”之说。为了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川军将士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其中,被国民党政府收入抗日将士忠烈录的有将官4人、校官9人、尉官21人,共计34人。川军出川抗战的意义何在?本文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