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2篇
  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孟李 《政工学刊》2003,(4):48-48
时常听到一些部队领导说这样一句话:“宁弱机关不弱基层”。个别领导遵循着这条原则,名曰为不影响基层建设,而把一些年龄大等待转业的、能力弱带不好连队的、身体差不能正常工作的、犯错误受过处分背思想包袱的等等所谓“老弱病差”干部都安排到机关里。表面上看这样的领导对部队的基层建设十分关心,能够把基层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强调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一切为基层建设靠边让路,不同基层争抢人才。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和做法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3.
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造的活力。因此,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4.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目前,各级都十分重视科技干部队伍建设,科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多、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有的已出现“青黄不接”,这将严重制约部队战斗力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我们各级领导和机关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5.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怎样发挥我军优势,紧紧围绕历史使命,打赢正义的自卫战争,确保永不变色,这给每一个军人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实施全面、全程培养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高强指挥能力的人才。一、发挥人才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认识院校培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高素质人才必须经过院校培训的观念,建立适应高技术战争的教育体制和结构。(一)针对高技术战争的新特点,将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进行统一的调整,突破条块分割封闭的军事教育培训体制,分清主次轻重,协调一致地培养人才、选择人才、使用人才。(二)优化军事…  相似文献   
86.
于广琳 《政工学刊》2003,(10):56-56
着眼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必须认清所处的时代方位,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加速培养适应实现“双重历史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后勤人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使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战争的发起和进展更快速,投入和消耗更巨大,后勤装备保障任务更艰巨。院校教育作为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实现“双重历史任务”中处于人才源头的地位。必须积极适应实现“双重历史任务”要求,确立信息时代的后勤人才观,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会指挥、善管理、把握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和信息时代后勤建设规律的复合型后勤指挥人才;一…  相似文献   
87.
88.
89.
江泽民军事人才培养思想 ,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围绕目标 ,培养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的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是突出重点 ,建设有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军事人才队伍 ;三是拓宽途径 ,依托国民教育 ,恢复军事留学、扩大继续教育、实施交叉培训和双向代职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90.
民国初期(1912—1927),为适应振军经武的需要,无论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及其追随者,都十分重视军械引进与制造工作。而兵工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系关兵工制造能否独立的根本。民国建立初期,吸取清末的经验教训,兴办汉阳兵工专门学校,以期培植制械根本;重视兵工留学人才培养,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加强兵工制造专门人才管理,使用好现有人才。这些措施,尽管规模有限,却为后来兵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