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2篇
  免费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我军道德建设的实际,总政治部颁发了《军人道德规范》:“听党指挥、爱国奉献,爱军习武、尊干爱兵,严守纪律、坚守气节,艰苦奋斗、文明礼貌”。《规范》虽然只有32个字,但它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生动准确,既包括了公民道德的基本内容,又体现了新时期军人道德建设的基本准则,是加强后勤官兵道德建设的重要依据。各级后勤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教育,扎扎实实抓好《规范》的落实。  相似文献   
92.
从防化科研的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探讨了对防化科技创新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杜人淮  曹超 《国防科技》2018,39(2):047-057
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构成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交汇点。创新人才是战略资源,军民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包括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主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客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方案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资源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制度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考评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中需加大统筹协调、投入保障、政策倾斜、法治保障、合理使用力度,注重体系推进。  相似文献   
94.
王海涛  师玉朋 《国防科技》2018,39(2):026-031
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及范畴不明确一直是困扰决策部门和研究部门的问题,影响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本文在梳理总结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及范畴的研究现状以及政府文件表述的基础上,认为军民融合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定义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并非易事,但出于当前工作要求,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整合力量,加强研究,尽快明确军民融合产业概念和范畴,构建科学合理的军民融合产业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95.
<正>作为新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石,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秉承"科技领先、创新未来"的理念,全力推动武器装备自主创新,形成了以远程压制、两栖突击、精确打击、防空反导、高效毁伤、光电信息为核心的兵器高科技体系,并开始向信息化兵器转型,其中首次亮相接受检阅的装备超过半数以上,在阅兵仪式上亮点频现,引发各界关注,充分展示了兵器工业集团的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96.
陈雄 《政工学刊》2010,(5):60-61
为了抓好大学生干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我部积极构建科学的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延伸培养时间、拓展培养空间、激发成才动力,提高了一线带兵人建连带兵的能力,为基层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7.
三年前因制造“熊猫烧香”病毒被判入狱的李俊,近期刑满出狱,即受到众多电脑公司的争相热聘。这一事件给部队带来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8.
任骞 《政工学刊》2010,(7):59-59
一、既要会“相马”也要会“赛马”,让高学历与高素质画上等号。基层组织要当好“伯乐”。首先,要转变观念“识马”。不能把高学历干部要求民主宽松、爱发表不同意见等看作是政治上不合格,更不能把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特点看作是“刺头”。要走出褒扬“驯服型”、挑剔“张扬型”的识人误区.破除评价潜规则,防止扼杀人才个性、束缚人才创造精神。其次,要多措并举“育马”。高学历干部文化程度高,但岗位锻炼不扎实,  相似文献   
99.
中共十七大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要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各种各样的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各种应用性人才。我国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除了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还应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0.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不仅关乎国家安全,同时也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实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航空、航天、兵器、船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