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流变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变液是一种在电场作用下能瞬间从液态变为固态的智能材料.简要介绍了电流变液及电流变效应、电流变液的组成及影响电流变效应的主要因素.综述了国内外电流变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展望了这一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第二代电流传输器(CCII)作为基本单元的集成MOS-FET—C多功能连续时间滤波器。它可以实现诸如低通、带通、高通二次传递函数。该电路不采用平衡结构,但MOS管的非线性的消除程度则等同平衡结构。灵敏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33.
34.
为研究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对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ICPT系统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该结构下逆变器开关管关断电流的完整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软开关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初级侧补偿电容的取值进行优化,可分别实现零电流关断(ZCS)或零电压开通(ZVS)两种类型的软开关;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从功率因数、开关管通态损耗、元件应力和输出电流稳定性的角度对比了两种软开关参数下系统的特性。  相似文献   
35.
舰船极低频电场的产生机理及其防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舰船极低频电场由于能在海水中传播到很远的距离,而且很容易被探测到,已成为舰船的一个重要目标特性.螺旋桨转动调制舰船腐蚀电流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在海水中产生的电流是舰船极低频电场的2个重要来源.质量较差的阴极保护系统(ICCP)中的电源滤波器也会导致极低频电场的产生.电磁场防护结构工艺、被动轴接地系统、主动轴接地系统和电场抵消系统是目前降低舰船极低频电场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6.
李小琴 《宁夏科技》2002,(12):88-88
在电机检修中发现异步电动机大修后空载电流会出现增大问题,电机空载电流增大,致使电机起动电流大、损耗增加,电机温升较高,输出功率下降,为生产带来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纳米SiOx-蓖麻油乳胶体系的电流变效应,这种乳胶具有很好的抗沉淀稳定性,其比粘度与浓度成正比(与Einstein公式一致),而且具有明显的电流变效应,其比粘度在外加电场强度大于4500V/mm时趋于极大值.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满足水下观测节点用电需求的电能转换电路,区别于以往采用电感作为储能与能量传递模块的电能转换电路,以库克电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采用电容作为储能与能量转换介质的恒流/恒流转换电路,其负载的能量完全由电容进行供给.基于状态空间法对该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saber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并搭建实际电路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9.
随着电气化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干扰电流对埋地输油管道的干扰腐蚀越来越普遍。干扰电流包括直流干扰电流、交流干扰电流和地电流等3类,其中直流干扰电流对输油管道的干扰腐蚀最为严重。分析了直接排流、极性排流、强制排流和接地排流等4种直流排流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结合输油管道的设计背景及电位测定,在不影响电气化铁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选择接地排流保护措施。计算确定了输油管道的排流保护参数,并在输油管道平行电气化铁路区间设置6组直流干扰电流排流点和9组牺牲阳极。埋地输油管道经开挖检测,管道绝缘防腐层完好,未发现明显的直流干扰腐蚀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直流排流效果。  相似文献   
40.
针对集成电路中对高精度基准电流源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启动功能的偏置电流源电路,输出电流值为10μA、2μA。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保持高电源抑制比的同时,提供了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解决了芯片自启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