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战场通信网络消息处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战场通信网络建模需求,基于 EBI建模框架,提出了面向实体的战场通信网络建模方法,探讨了战场通信网络实体模型的组成结构.重点分析了战场通信网络消息处理模型的作用和功能,给出了消息处理模型的仿真工作流程,对消息处理模型中的消息列表、通信事件列表、网络路由算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通信节点实体模型中的消息缓冲器,探讨了消息处理模型管理和维护通信事件列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宁夏科技》2002,(7):90-90
  相似文献   
33.
虚拟演播室系统利用色键功能,将真实的演员合成到虚拟的三维场景中,并与其中的虚拟对象进行实时交互,给视频媒体制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相对于传统的演播室,虚拟演播室的节目制作不再受实际演播空间和复杂场景制作的限制,场景的更换不再费时费力,而只需要从计算机中调入用3D软件预先创建好的虚拟场景。用户所要做的就是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可以达到预想的演播效果,虚拟演播室系统为影视制作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的梦幻平台。  相似文献   
34.
预警卫星面临着海量情报数据处理的任务需求,正确地评估其情报处理系统效能对分析预警卫星的探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情报处理系统工作模式,依据效能评估准则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情报处理能力、目标检测能力、资源运用能力、系统服务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预警卫星情报处理系统的效能指标体系,并针对相应的各项指标构建了数学模型,为下一步预警卫星的整体评估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为了完成对金属材料表面缺陷深度的检测,提出了透射法检测与估计表面缺陷深度的方法。基于热弹机制和干涉接收方式,搭建了激光超声检测实验平台,实现了工件表面缺陷的非接触检测,完成了缺陷处的B-scan信号采集和成像,建立了透射系数与表面缺陷深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由B-scan信号可见缺陷处透射声信号的幅值与表面缺陷深度有关;由透射系数-表面缺陷深度拟合曲线估计了深度0.3 mm表面缺陷,估计误差为16%,实现了表面缺陷深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36.
针对目前SAR图像目标检测算法只能进行单一目标检测和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对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框架在SAR图像目标检测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结合SAR图像特点进行了优化。比较了基于区域建议的Faster-RCNN和无需区域建议的SSD目标检测框架在SAR图像上的目标检测精度和速度,分析优缺点;研究了预训练模型对SAR图像目标检测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零均值规整化提高收敛速度和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目标检测框架,实现了SAR图像多目标识别并提高了检测精度,可以有效地应用于SAR图像多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37.
38.
39.
结合某工程采用6 000 kN·m高能量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人为采金遗留的不良地质体的工程实践,分析研究了高能量强夯的加固机理、施工工艺、有效加固深度、影响深度的计算方法及有关参数,探讨了该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良地质体的优点与适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0.
岩石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石地基岩体固有特性,在系统分析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岩石地基的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对当前工程界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给予评述,并对工程中岩石地基承载力确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充分发挥规范的作用,特别是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对折减系数要进一步的完善;加强岩石地基承载力计算理论的研究,建议按照岩石地基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其破坏模式,按照不同破坏模式确定计算公式;充分发挥数值模拟的优势,在模型和参数两方面做到准确可靠,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