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军转民的对象是国防资源,我国军转民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视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转化,但国防资源中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有硬件,也有软件,有人才、技术,还有各种无形资产,不只是因定资产。军转民这些不同形态的资源转民用的方式方法要有所不同,如国防资源中的人才、科技成果等科技资源的民用,就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362.
军民结合、离军于民,是新时期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凋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建立和完善与;上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与武器装备建设规律相适应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的工作中,如何有效发探军工和地方各自的优势,统筹兼顾军地规划,走出一条“从军民结合到军地融合,加快推进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路子,这个问题值得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363.
蒋君武  阳原  张伟  雷霖  蔡伟 《国防》2008,(12):I0001-I0001
广州市番禺区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每年开展"军事日"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有效增强了他们的国防观念,进一步  相似文献   
364.
施金冷  林金标 《国防》2008,(5):29-29
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人武部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民兵分队建设新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地方优势,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采取"借装练兵、借梯上楼、借船行舟、借台唱戏、借鸡下蛋"的"五借"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  相似文献   
365.
近年来,随着军队干部制度的深化改革,地方大学生干部已经逐步成为我军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看,大学生干部队伍思想比较稳定,基本适应了部队生活,能力素质提高比较快。不少同志已经成为本专业的技术骨干,有的还走上了基层主官岗位。  相似文献   
366.
杨贵仁 《国防》2011,(1):36-38
2010年7月,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国防教育",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和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教育部门、军事部门从事学生军训工作的同志们任务艰巨、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367.
国防动员法第十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贯彻和执行国防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家决定实施国防动员后,应当根据上级下达的国防动员任务,组织本行政区域国防动员的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368.
根据当前后备力量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新形势下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应注意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在落实兵员编组上下功夫。着眼推进后备力量建  相似文献   
369.
岳胜军 《国防》2011,(7):30-31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目前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现状看,一些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各项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动员保障能力的生成提高。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抓根本、全面打基础、重点强能力,为实现国防动员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70.
冯敬 《国防》2011,(7):38
人才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造就适应信息化建设任务、胜任未来作战需求的综合性新型军事人才群体,必须充分运用地方高校资源、建立军地联合人才培养体系。军地院校联合培养的高素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