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宇宙高能质子致单粒子翻转率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简化半导体器件灵敏单元 ,计算得到了宇宙高能质子在器件灵敏单元内产生的能量沉积。然后利用地面重离子实验单粒子翻转数据得到的Weibull函数 ,计算了CRRES卫星轨道、 33mm铝屏蔽壳体内几种器件的单粒子翻转率 ,并与已有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特大规模组合电路高速测试生成系统ATGTA-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特大规模组合电路和全扫描设计电路提出了一种高速测试生成方法,并建成了相应的测试生成系统ATGTA-1。该系统采用有限回溯测试模式产生方法生成测试码,采用n(机器字长)个测试码并行的单故障传播方法模拟验证测试覆盖。测试生成与故障模拟为n对1紧耦合集成方式。该系统运行10个Benchmark电路,取得了低测试长度、高故障覆盖、高效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5.
鉴于空袭与防空已明显地向着体系与体系综合对抗方向发展的现实,简要阐明了新一代防空导弹体系的电子战对策研究应分为体系级、武器系统级和分系统级3个层次展开的原则和内容,重点论述了为提高防空导弹体系的综合电子对抗能力,应在体系级配备相关的专用电子对抗的基本设备和系统,并提出了其主要的技术要求、功能及实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对现代战斗中影响地炮营作战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地炮营作战能力多级综合评判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影响炮兵作战的物质因素,又分析了训练水平、人员素质及战术水平等非物质因素,此模型附有C语言程序,可以便捷地进行评判,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在分析和推导了具有不同波段转发器相互瓣链的SCPC/DAMA卫星通信系统的频差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系统的校频的方案,并详细分析了其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8.
研究了DBN和SDAE在SAR雷达目标识别领域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通道单隐含层的深度学习模型—DBN-SDAE。该模型的优势在于采用双通道的单隐含层模型对图像数据进行学习,提取图像特征,避免了传统深度学习方法随着隐含层和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计算复杂度增长过快的缺点;同时采用加权融合方法融合两个通道所学习的特征,既保留了数据的细节信息,又保留了数据的结构信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征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NN迭代次数远远小于DBN中NN的迭代次数;且在识别准确率上最高可达98.640%,较SDAE和DBN分别高0.511%和1.701%。  相似文献   
119.
为提高机枪遥控武器站机动性,研究机枪射击过程中架体的受力情况,针对武器站的模态特性及瞬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开展轻量化设计。在ANSYS软件中对武器站进行有限元建模,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瞬态动力学分析,提取了机枪武器站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施加时变射击冲击载荷,得到了武器站结构的等值线云图等架体受力特性。根据振型数据特征进行结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模态特性分布有利,架体结构刚度在动态工况下仍有较大富裕。优化后的结构减轻质量,仍能满足载荷冲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0.
确定和分析交会定位区是电子对抗侦察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起双站交会定位区模型;设计一种确定区域轮廓的算法,实现定位区域的灰度图表示;仿真分析最佳站距的影响因素,提出确定最大内接矩形的方法,以及分析偏航角对侦察效率的影响。通过仿真证明建模方法的合理性,为电子对抗直升机侦察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