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3篇
  免费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邓小平军事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军队现代化的关键在人才的思想,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和建立领导干部退出机制等的思想,开启并推动了一系列军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我军干部工作和人才建设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我党军事人才思想宝库中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62.
随着国民教育发展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投身军营,基层部队培养使用好博士研究生干部这一高端人才群体和新兴人才力量,关键在于走出思维误区,抓好基层对接,找准切入点,瞄准需求,促使他们成为基层部队发展建设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63.
习主席关于军队人才建设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军事人才,怎样培养军事人才"的根本问题,为我军人才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学习习主席关于军队人才建设的重要论述,应当从强军兴军的高度把握军队人才建设的时代价值,确立人才培养和人才选用的正确导向,善于以重点突破带动军队人才建设的整体跃升,从而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64.
正新型军事人才具有专业门类多、来源范围广、军地融合度高等特点,其成长发展规律也有一定特殊性。我们要深入研究把握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进一步提高人才建设的质量效益。一、依托岗位实践培养人才。一个干部从"可造之才"变为"有用之才",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放到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历练,放到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磨砺,放到艰苦环境和工作一线摔打。一是在岗位练兵中增长才干。引导官兵把本职岗位作为锻  相似文献   
65.
国防生"3.5+0.5"当兵锻炼活动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国防生能力素质培养与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是对国防生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完善。加强"3.5+0.5"当兵锻炼的研究思考,对于全面打牢国防生军政素质基础,帮助国防生实现知识优势向能力优势的转化,加强任职能力培养,缩短到部队的适应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强军目标不仅为武警部队全面建设和履行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武警院校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院校培养高素质新型政治人才,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根本政治素质突出出来,努力培养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人才;把能打胜仗作为核心能力素质突出出来,着力按照战斗力标准改革创新政治人才培养模式;把作风优良作为基本形象素质突出出来,切实保证政治人才意志坚定、作风扎实、纪律严明。  相似文献   
67.
正南京政治学院是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为全军培养政治指挥干部、政治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和政治工作高级研究人才。现有6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军队政治工作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相似文献   
68.
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目标设置,对提升教员队伍素质,优化教员队伍结构,促进教员队伍整体转型具有重要的导向、牵引和助推功能。从数量、质量、结构三个维度对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共性目标进行细化分析研究,有利于推进人才培育质量的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69.
深刻理解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新要求,进一步深化院校教育训练改革,要明确院校教育训练的目标,创新院校教育训练的内容,改进院校教育训练的模式,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70.
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改革,给我军指挥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客观分析其发展现状、剖析矛盾问题原因,深入研究内在规律、探索科学生长路径,直面当前机遇挑战、拿出有力破解良策,对于各级指挥人才队伍聚焦能打胜仗这个核心,加速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能力素质,打造高素质新型指挥人才方阵,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