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论识字教学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字形是识字的难点,学生写错别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不准确,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既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以科学简便、实用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呢?同时又怎样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呢?  相似文献   
9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中指出:"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因为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人的理性认识过程.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注重问题的设计.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较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4.
所谓课堂情趣,是指一堂课的思维情趣和趣味情趣的总和,正确运用情趣创造原则指导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妙趣横生,从而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机械性,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热情.那么怎样创造和谐、愉快民主、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呢?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讲,需要把握"激情"的调控、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中的语言等几个要素,现将具体的情况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5.
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是一类欣赏性、可诵性极强的文学作品,因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诵读评议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了解诗词的含义,但对诗词是如何借助画面来表情达意的,却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分"境"析"意"法,引导学生由"读"诗而"赏"诗.  相似文献   
96.
历史会考开卷考试是在教学改革新形势下的一次尝试.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如何教育学生走出误区,适应新的会考形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面对高一历史开卷考试,我们应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7.
一、能力要求分析 再认和再现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其与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是政治科高考能力要求的第一条,这一条也可以称为记忆能力.近几年,高考降低了识记和再认的题量和分值,于是,在部分师生中就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掌握基础知识不太重要了,重要的只是提高能力.其实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两者是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记忆是保持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习的保证.我们反对政治教学中和考试中的死记硬背现象,但并不排除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列宁说:"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98.
学生动机产生的关键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没有欲望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维,没有思维学生更不会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
<新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语言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语文课程要教会学生使用汉语表达自己,能够顺利与他人交往的同时,还要通过文学学习使学生感悟人生,了解人性,关心人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新语文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特别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不仅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新的诠释,也贯彻了新时期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0.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学生对未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长时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其实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而要学会提出问题,就必须具有强烈的探异求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