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3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1329篇
  2012年   1154篇
  2011年   1038篇
  2010年   1067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1112篇
  2007年   1053篇
  2006年   901篇
  2005年   1138篇
  2004年   856篇
  2003年   827篇
  2002年   661篇
  2001年   854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为全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素质教育提到重要位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健美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及劳动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美育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32.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国基层腐败治理的本土化经验价值。基层腐败损害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腐败的治理需要贯彻国家反腐方针、发挥本土化治理“样板”与经验,也需要根据农村等基层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积极探求腐败治理的模式创新、路径优化。推动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反腐工作,应当进一步发挥好村务监督组织的专门作用,增强村基层组织干部的法纪意识与廉洁意识,做好村务公开,增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33.
开展全所性主题党日,进一步扩大影响面、提升党性教育效果,对于新时代探索加强党性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全所性主题党日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列举了七二二所在此方面的做法,以期为军工科研院所开展全所性主题党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4.
赖东清 《中国军转民》2023,(21):127-129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高校思政工作者立足新时代新特点和战略发展全局,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工作战略性。新时期高校青年工作应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激发广大高校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使之成为推进强国复兴伟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要素,也是上好思想政治课不可或缺的资源,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以及传播载体的创新性运用,促进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36.
栾闯 《中国军转民》2023,(18):116-117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范围内,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拓宽其影响力以及提高其实效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宣传引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答疑解惑功能、文化育人功能。拓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才能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完成新时代高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37.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都是以公文为载体,成为国家治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新闻舆论、文化宣传等领域的重要工具。为此,广大国有企业公文工作人员应该更加重视国有企业公文工作,从熟悉公文特点、适应办文环境、提升业务能力、展现更大作为方面推动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普遍得到了发展应用,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高校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内外环境的剧变,迎来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大数据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带来发展机遇,在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和价值凝聚力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思考和认识,在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构建、工作机制与组织建设上克服难题,实现与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对接,为信息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9.
史宁 《中国军转民》2023,(23):90-92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转型发展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人才结构更加复杂,人才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不管是其意识形态还是政治观点等方面,存在着更加明显的多元化特征[1]。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高校的高知识群体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将直接决定着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核心和关键内容。如果高校能够有效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用,引导高知识群体凝心聚力谋发展,增强其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复兴大任便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40.
佩蒂和卡西欧普等提出了“精心的可能性模式”理论,它描述的是受众在面对媒介消息轰炸的背景下,选择性接受和处理信息,即表现出对信息不同的“精心”程度,由此产生出不同的劝服路径。当前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其对于网生代官兵的渗透力、影响力较之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显著增强,官兵受不良信息侵蚀的风险现实存在。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争夺传播主导权,夺取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